太极拳的学习中,常听前辈们说“人体处处皆太极”,简单的七个字,却体现了太极拳的精髓所在,我们在实际练习中如何才能做到“人体处处皆太极”呢,显然,这需要我们多掌握一些要领和技巧,才能将其体现出来。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此句话的出处,先从字面上去理解。
“人体处处皆太极”之辞,出自清末民初时期陈式太极拳理论家陈鑫,与太极拳家顾留磬先生的“太极浑身都是手”之说有同工异曲之妙。
顾先生的“太极浑身都是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太极拳中的边防功能,而陈鑫之辞既含有人体的阴阳学理,又含太极拳走架出圆和攻防原理。王宗岳太极拳谚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这说明惟有一阴一阳才算合太极之义,有阴无阳,或有阳无阴均非太极。
可见,这句话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大家要多多学习。
“人体处处皆太极”第一层含义指的是人体中固有的部位和机能,阴阳在机体内外的分布及其功能的发挥。
人体部位有上下、内外之分,上属阳,下属阴;外属阳,内属阴。比如,头顶的“百会”是人体诸阳脉汇集之大,它属阳;裆内的会阴穴,它是各条阴脉总会,所以属阴;十二经脉的手三阳、足三阳经循行于手、足外侧,属阳;手三阴,足三阴,循行于手足内侧,属阴;督脉位于背后中线由下而上,属阳;任脉位于胸腔前由上而下,属阴;阳维、阳跷,属阳;阴维、阴跷,属阴。冲脉、带脉都与阴阳经相交。
体内的五脏六腑,脏属阴,腑属阳。十二经脉、奇经八脉虽有阴阳之分,却是两者贯通,阴不离阳,阳不离阴,脉气循经运行,脉脉相通,依此去维持体内气血平衡,促使机体健康。如果阴阳失和、气机失调,就会导致不同疾病产生。
所以说,学习太极拳是有助调节我们的身体机能的,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疾病。
人们经过练习太极拳,可以促进体内气机的旺盛及阴阳平衡,提高人体机能,这与太极拳谚说的“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本意是相统一的,此乃人体处处皆太极的第一层含义。
第二层含义,是说太极拳动作必须出圆弧。所谓圆弧,不仅指平面正圆形,而且有立圆弧、平弧、斜弧、后弧、顺弧、逆弧等等的圆弧形线路出现在全身周围,从头至尾闾,从手至脚,凡是能够活动的部位,均有各种不同圆形出现。
全身上下左右,有近百个大小不同、构造不同、形状不同、活动程度不同的关节,在太极拳选架之间,这些关节极大部分均有各自的圆弧表达出来。
躯干是个大太极,各个部位是小太极,大太极一转,各小太极随之而转,不存在一处死角,周身形成了大小不一的圆弧的连环,真可谓人体处处皆是圆。
太极圆中分阴阳,根据太极拳的虚实和技击原理,各个不同的圆弧中,均含有阴与阳两个点,阳点为实,它是技击中的触着点,阴点随于阳点之后作为后盾。动作时圆弧中有阴阳之分。
它不同于第一层人体固定的阴阳部位。如胸腹部前中线的任脉(阴),背部由下而上的督脉(阳),手、臂内侧的手三阴经,侧的手三阳经,这些阴阳位置是固定不变的,阴经不能变为阳经,阳经也不会变成阴经。
但是它们之间阴阳的脉气却是循径相通,阴阳相和的,循行太极之道。
而太极拳动作划圆弧分阴阳也不是固定的,而是灵活的,有变化的。
在同一个部位上,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阴可亦阳,阳能变阴。以揽雀尾挤势为例:右掌由后向前挤出,以掌背为劲点,这是与对方推手时的触着点,故掌背为实、为阳,掌心在后为虚、为阴;待挤劲到位后,右掌平弧内旋,手心翻向下形成捋势,在右掌内旋之间,便是阴阳变化的过程。
这时,掌心由阴变阳,掌背由阳转为阴,以上阴阳变化的过程就在于右掌内旋之间,每一个进退之中,全身上下所有部位各自都有不同的圆弧产生,而这些圆弧中,均存在着一阴一阳两个点。
根据实际的用法不同,有时阳(击点)在圆弧的外侧,这时内侧为阴(虚);也有阳(击点)在圆弧的内侧,这时外侧为阴(虚)。
阳(击点)在圆弧外侧的,运用的是由里向外起离心力作用的招式,如:掤、挤、按、蹬、穿、靠等这些招式,劲均是由内向外发出。阳(击点)在圆弧内侧的,一般的运用在由外向里起向心力作用的招式。如:采、捋、套、扣、封、拿、擒、滚等招法。
当然,在技击实用之间的阴阳变化也不是纸上所谈的那么刻板,而是相当灵活、变化无穷,这方面的感受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去获得,逐一去领悟陈鑫“人体处处皆太极”这一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