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博大精深,纵观古今,思想文化源远流长。但是,关于太极拳的起源至今为止莫衷一是,众所纷纭。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谈谈太极拳起源的几种说法,借此以拓展一下大家太极拳的认识领域。
太极拳能够流传至今,绝对是一种思想的传承。太极思想不断,太极拳将永远流传下去。
相关说法
一、太极拳始自宋朝张三峰(丰)
这是早的一种说法,而且有不同版本。
武禹襄的长甥李亦畲手书的三本太极拳理论著述,其中《太极拳小序》,初稿为1867年(同治六年),定稿于1881年(光绪七年),谈到太极拳起源时,初稿写“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定稿则是“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否定了太极拳始自张三丰的传说。李亦畲作《太极拳小序》时,他的舅父武禹襄尚健在,极有可能为《太极拳小序》做了文字上的润色和内容上的更正,在定稿中由武禹襄否定了“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的传说也是可能的。
这种说法目前流传为广泛。
武派太极拳早期传人李子实抄录的《太极拳谱》中有武秋瀛老人(即武澄清)于1883年(光绪九年)84岁时写的一篇《太极拳跋》:“拳分内外两家,内家始于武当张三峰,外家始于少林。此内家拳也。”
秋瀛老人没有说《太极拳跋》内容的依据,但从文字上我们可知他采自《聊斋志异·卷十四、武技》,篇后引用清初诗人王渔洋(1634—1711)的话:“拳勇之技,少林为外家,武当张三峰为内家,三峰之后,有关中人王宗,宗传温州人陈州同。州同明嘉靖间人,故今两家之传,盛于浙东……雨窗无事,读李超事始末,因识于后。渔洋书”。王渔洋的依据是明末清初学者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盖起于宋张三丰”;“三丰之术,百年以后流传于陕西,而王宗为著。温州陈州同从,王亦授之,从此教其乡人、由是流传温州。”由于秋瀛老人的《太极拳跋》流传不广,知者甚少,影响不大。
杨派太极传人关百益于1912年油印的《太极拳经>中,谈太极拳起源时,写道:“有淮安王宗道者,尝从三丰学道,永乐中,封圆通真人,后入庐山采药不返。或疑王宗岳、王宗道为一人,而此籍山右,彼籍淮安,又显系二人也。又王渔洋有谓‘拳勇之技,少林为外家,武当张三丰为内家。三丰之后,有关中人王宗得其传’,王宗即王宗岳的讹传,抑岳字为衍文耶?”籍贯淮安的王宗道和籍贯山西的王宗岳,由于二人籍贯不同,关氏认为“显系二人”。对王渔洋的说法,关氏近似认同,仅疑“岳字为衍文”,而未考虑关中的王宗和山西王宗岳二人的籍贯也是不同的。
这种说法,目前还没被考证。
关氏又说:“辛亥秋,余获太极拳经抄本于京,其题有《山右王宗岳先生太极拳论》,又题《武当山先师张三丰王宗岳留传》。论后注:‘右系武当山张三丰老师遗论’。其说不一。恩意或为张三丰所遗留,王宗岳据此传世者也。”题词措词含糊,并未肯定张三丰和王宗岳的传承关系,但关氏在《太极拳传授源流》中却说“先师张真人三丰传王先生宗岳。”关氏由怀疑到肯定的这一说法,1921年许禹生在《太极拳势图解》中又做了进~步发展:“或日,三丰系宋徽宗时人,值金人入寇,彼一人杀金兵五百余。山陕人慕其勇,从学者数十百人,因传其技于陕西。元世祖时,有西安人王宗岳者得其真传,名闻海内……”许氏将‘‘关中王宗”改为“西安王宗岳”。由于许氏著作影响较大,此说不胫而走,杨吴两家传人的著述迄今多宗此说。
二、太极拳始自唐许宣平和南梁程灵洗
民初,袁世凯幕客中,有一位叫宋书铭的,传出其远祖宋远桥著述的《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说他家传的太极功“授自唐代于欢子许宣平”,“所传太极功之拳名卅七,因三十七式而名之……又名长拳者,所云滔滔无间也。总名太极拳三十七式”。宋氏所传拳式及练法,多同杨派太极拳,可参阅李先五(1933年出版)的《太极拳》一书。
此外,朱氏《支派论》中还介绍7:1、“俞氏所传之太极拳,名先天拳,亦名长拳,得唐李道子之传……”2“程氏太极拳术,始自程灵洗(原注:程灵洗梁元帝时人)。其拳术得之韩拱月,传至程砣,改名小九天,共十四势”;3、“殷利亨所传之太极拳术,名后天法……其式法十七,多属肘法……”。宋氏将太极拳的起源上升到了南北朝时期。宋书铭的这些说法,早由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传出。
三、太极拳创始自河南温县陈沟始祖陈卜
此说首见于陈鑫(1849—1929)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陈鑫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他晚年鉴于太极拳自河北永年传出后,风靡于世,乃发愤著书,“自光绪戊申以至民国乙未,十有二年,其书始成。”1933年开封开明印刷局出版。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自序》中说:“明洪武七年,始祖讳卜耕读之余,而以阴阳开合运转周身者,教子孙以消化饮食之法,理根太极,敌名日太极拳。”
四、太极拳创自陈沟第九世陈王廷
此说始于唐豪。
为了弄清太极拳的起源,1931年1月,唐豪(1897—1959)同陈子明到陈家沟一带“调查太极拳的衍变和搜集当地关于此拳的史料“。在陈家沟陈森(字槐三)处,看到一本“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年)新正、颖川氏宗派”(按:即陈氏家谱)。在乾隆十九年甲成(1754年)谱序中,十一世至十五世陈氏诸祖先名旁,有的注有“拳手”、“拳头”、“拳”、“拳师”。在九世陈王廷名下注有“……陈氏拳刀枪刨始之人也”。还有长短句一首,内有“闷来时造拳”一句。唐氏认为“诗文所书事迹与乾隆十九年谱注互相补充,则王廷的身世、思想、生活及其造拳的动机,都可以在以上的史料窥得。”陈王廷的“闷来时造拳”,并未写明“造”的是什么拳,那末何以断定陈王廷所“造”之拳就是太极拳。唐氏依据《家谱》陈长兴旁注“拳师”、陈耕耘旁注“拳手”,因此二人为太极拳家,遂断定“就这个互证来看,足以说明家谱所注王廷创造的陈氏拳,即为太极拳。”
后来,唐豪将这一论断写入他的《太极拳根源》和《太极拳起源》等书、文中。他的好友顾留馨崇尚唐氏此说,多次著文宣传。陈沟陈氏传人也多崇此说,故有较大影响。
五、王传蒋发说
此说有两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据传,杨禄禅曾说,他的拳技老师是陈沟陈长兴,陈长兴的老师是蒋发,蒋发则师从王宗岳。此说在永年流传甚广,而今杨家传人还宗此说。笔者幼年学习太极拳时,就听说过这一说法。
第二个版本说蒋发首传太极拳于温县赵堡镇。此说首见于杜元化的《太极拳正宗》。杜元化,字育万(1869—1938),河南省河内县(今沁阳市)尚镇义庄人。师从任长春。杜元化在《太极拳正宗·太极拳溯源》中奉蒋发为第一代宗师。蒋发十二岁学拳于山西太谷县王林桢。王林桢学于云游道人。蒋发传温县赵堡镇邢喜槐,邢传张楚臣,张传陈敬柏,陈传张宗禹,张传张彦,张彦传陈清平,陈清平传和兆元、牛发虎等多人。任长春也是陈清平的弟子。赵堡镇传人多宗此说。
关于太极拳之起源,除以上诸家说法外,还有:l、轩辕黄帝于常山观蛇鹊相斗,而创“八面熊掌“(因黄
帝为有熊氏,故名‘八面熊掌’,即后来的太极拳):2、武当真人张三丰观雀蛇相斗而创太极拳,还绘有“武当山祖师观雀蛇斗智图”。将北宋张三峰改成《明史·方伎传》中的张三丰。有的在文章中还将这两个不同时期的张三峰(丰)捏合成一人。
近些年还传出了太极拳创自河南博爱李氏,种种说法。
太极拳自永年传出,至今还不足二百年,对其起源的说法,为什么有如此之多,如此之不同,固然与练习人数众多,传播区域广袤有关,更“缘旧时拳家,类多不习文字,谨持口传。此其一。故作奇辞,以示珍贵,此其二。兢称嫡派,依记伪造,此其之。“(《太极拳考信录·张序》)。”“有此三难”,至使穿凿附会,杜撰拳史之作,纷纷出笼。
此外,尚有一重要原因,研究太极拳的人士,没有给太极拳下一定义:什么是“太极拳”?界定太极拳的标准是什么?没有规矩何以成方圆?如果今日太极拳史研究者仍无法界定什么是太极拳,拿不出科学的界定标准,太极拳起源的争论,很难作出一个较为妥当准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