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已经知道太极拳讲究的用意不用力,这是经常说到的一个问题了。怎样才能达到真正的用意不用力?这个问题已经成了很多太极拳者的重要问题。意念是引导整个太极拳的前提,先有意念才有动作。
用意不用力早已贯穿整个太极拳的学习中,具体掌握还是很匮乏的。
“用意不用力”的由来
”用意不用力”的原文首先出现在杨澄甫《太极拳说十要》之六:”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杨澄甫认为”此全是用意不用力”出自“太极拳论云”,但《太极拳论》却没有这样的语句。
考虑他引用”即太极拳论中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实际出自武禹襄的《打手要言》。以此类推,这个”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应该是出自李亦畲的《五字诀》中的“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
在拳论中有说到,随人所动.随屈就伸……文中的意思不是用劲,而是用意。
不难看出,这是王宗岳《太极拳论》“无过不及,随曲就伸。……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的延续。
杨澄甫先生在解释这句话的含义时说:“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洫,沟洫不塞而水行,经络不闭则气通……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及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太极拳说十要》实际是道家所崇尚的“上善若水“(老子)哲学思想在太极拳理论中的反映。
太极拳对于”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不用力何以长力”的追求,也就是来自于”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日常,知常日明,心使气日强.物壮则老”(老子)的境界的启发。
可以说“用意不用力”的方法是为了完全的克服习惯性用“拙劲”。
道家的这种崇尚自然之能的“中和之至”的境界,造就了太极拳内劲”用意不用力”,返璞归真的独特发力方式的形成,也构成了太极拳作为武术卓立不群的理论基础。
“用力”与“用劲”
关于“力”和“劲”的区别,《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力:肉之力也。劲:疆也.劲健也。要按字面的解释.“力”更趋向于表达的是放松的力,而”劲”却含有疆劲.倔强的意思。
王宗岳《太极拳论》关于”用力“的难解之处在于文章前半部分认为“然非用力曰久,不能豁然贯通焉”好像在肯定用力,而后面又否定了”有力打无力”.看起来好像是矛盾的。
其实结合全文你就会发现这是说的太极拳练习两个阶段的矛盾,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的过程,是“知己”功夫的练习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主要的任务就是克服与日俱来的习惯性的拙力。这个”用”拙“力”的过程,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克服的。豁然贯通也是意识的思考由量变到质变顿悟的过程,所以”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通常应该完成这个阶段再去练习“知彼”的功夫.没有“豁然贯通”就与人交手,难免如街头斗殴,不外乎“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其中的”有力”也就是有拙力。其实王宗岳所指的”先天自然之能“应该理解为后天自然形成,因为
拙力并不是人生下来就有的.这里是为了区别于后天学习所获得的”学力”,所以如此用法。王宗岳肯定了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学力”,否定了用拙力,就是提倡“不用力”.所以虽然《太极拳论》没有直接出现”用意不用力“的字样.谈的却仍然是这个主题。
李亦畲的“我劲”和“我力”两种用法大多数情况下并无本质上的区别,都是太极内劲的意思。而“力”的意思正好与《太极拳论》相反。
比如:
“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五字诀》)
”于彼劲将出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五字诀》)
但也有例外。比如“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五字诀》)这里“劲”的意思就指的是拙力,用法又与“力“有所区别。这个“劲”就是杨澄甫所说的“力”。
而武禹襄”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运劲如百炼钢”“运劲如抽丝””劲断意不断”(《打手要言》武禹襄)这里面所用的“劲“指的是太极拳内劲。
关于“劲”字,李亦畲的拳论中还可能存在第三种用法.即在同一句话里”劲”表达两种含义,“我劲已接入彼劲”。“我劲”可以肯定为太极拳内劲,但“彼劲”却存在两种可能性:可能是”拙力”,也可能是同样来自于一位太极高手的内劲.这样的例子也适应于“力”字的用法。
在杨澄甫的《太极拳说十要》的”用意不用力”中的”力”就是王宗岳《太极拳论》的“力”,是拙劲的意思。
其实.同字不同义或者同一个字在不同的人或者不同的时期写作的文章中表现不同的含义,甚至相反的含意并不鲜见。比如老子说“益生臼祥”这个”祥”就是灾殃的意思,与”夫兵者,不祥之器”的”祥”意思就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