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精髓,一直传承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其中拥有永远探知不完的知识,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去体会,我们只有认真尽心的学习才能够真正的掌握其中的奥秘,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的我们心静!
太极拳本身是阴阳理论,是一个圆不断的运动,我们练拳的时候是同样的道理,不断的转换。
人生是由一串偶然和未知构成的,你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在干什么,都好像不经意间抓到手里的一把牌,有时是可望不可及,有时是可遇不可求。然而静下心来,做一下梳理,又依稀可见一丝因果和缘分。
我与太极拳结缘,是由于海关院校的缘故。那是20多年前的事情,在秦皇岛海关学校,学校要新开设一门用于缉私的《擒拿格斗》课,没有现成教员,便外聘了一位武术教师,教师讲授的是太极拳,引起了我的好奇心——软绵绵的太极拳能用于自卫防身吗?有些武术功底的我,便去亲身试一试,结果出乎意料,我一败涂地。见贤思齐,于是习之,从此一发不可收,太极拳伴我的行进着漫漫的人生之旅。老子云:“我有三宝,持而保之,曰勤、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类比说来,太极拳如同我的三宝,曰古朴、曰和谐、曰博大精深。
大家都知道,太极拳的朴,是有目共睹。
古朴得如同中国古老的文字,传统文化的色彩非常浓重。比如那个古色古香、朴素无华的“太极图”吧,如此简明的图案传递了多少信息?承载了多少知识?积淀了多少文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不清,道不尽。是的,古朴的、优美的文化有一种强烈的震撼力,博大的感染力——据说,小泽征尔听《二泉映月》时,要焚香跪拜,那可是世界级的音乐指挥大师呀!这又使我想起北大才子孔庆东描写李昌镐敬畏围棋的情节:“李昌镐虽貌似痴呆,但礼数不缺,示意我可以下到后,并静等了我片刻。看我真心认输后,还向我鞠了一躬,然后专心对付后一个敌人。”(见《大学生读本》133页)是的,有一种文化值得尊敬甚至崇拜,像老子的《道德经》,像同样出自道家文化的太极拳,伟人题词“太极拳好”,是相当有道理的,因为太极拳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太极之和谐,也是显而易见、一目了然的。“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在阴阳和谐间。还是看太极图吧,一黑一白的阴阳鱼,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连着我,我连着你。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手就是朋友,对对手也要尊重,不能枉自称大,战天斗地,惟我独尊。尤其是不能清一色,清一色是“同”不是“和”。“同”容易走极端,“集体无意识”;“和”才血肉相连,“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个道理可以从太极拳的推手表现出来——原来较量武功也可以举重若轻、“兵不血刃”;也可以点到为止、留有余地。观看太极拳的推手或者散手训练,即使是“打”人(竞技),也“打”的那么温文尔雅,赏心悦目,酷似巴西的艺术足球,达到了一种审美境界。如果说作为武术的太极拳与其他拳术有什么区别的话,其大的区别就在于,太极拳尊重对手,由此才产生了不卑不亢、守中用中的技击理念和彬彬有理、落落大方的行拳风格。由是,便产生了“四两拨千斤”的巧劲和“耄耋能御众”的运动寿命。
至于太极拳的博大精深,更是文人见其理、武人见其功、学者用其思维,百姓用其强身……各家都能找到其切入点和深造点。有一句武术谚语概括的精到——“三年把势一年跤,十年太极不出门”,你看太极拳里有多少可学的东西?难怪已有诸多学者建议,应该将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作为学术名篇而列入高校的哲学教程(不要等到“洋学者”认同和热炒之后,我们再来“朝花夕拾”)。我们不妨信手拈来《拳论》的几段文字:
——“太极拳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被谓之黏。急来则急应,缓来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
——“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轻,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随心所欲”。
暂且不论博大精深的拳理、拳技,只感觉其文采,是不是读之“朗朗上口”和悟之“心弦一动”?
太极拳本来是武术,但它又超越了武术,使得不同民族、不同国界的人们都认同了它,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文化的生命。有人认为,中国在处理国际事物中的韬光养晦,就与张驰有度、随曲就伸之太极拳理谙合。另外在“歪理邪说”蔓延之际,我们海关系统,就有太极拳爱好者有效帮教了不明真相的“法轮功”追随者的成功案例。这是不是可以说,太极之理的运用“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呢?
“太极理循环,相传不计年”,中华太极拳的和谐之理,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宝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把中国的事情搞好,就是为世界做贡献了;把海关的事情搞好,就是为中国做贡献了;把本岗位的事情搞好,就是为海关做贡献了;而把每个员工的身心锻炼好,就是做好岗位工作的前提。
感谢海关,才能使我缘结太极,感悟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