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在太极拳的的实战中都会用到技击能力的对抗,在这种对抗中需要的是拥有熟练的技巧能力和快速的防御能力。其中对抗时经常用到的就有打手的力,这是在技击的过程中不能分开的。
在太极拳的实战中,能体现的自身功力的高低了,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测试能力的体现。
在太极拳打手对抗中,一切着法都离不开“力”与“巧”。力、巧虽然是对立的,实则互相依存,不能孤立。力体现出素质,巧是方法。素质是天然的,虽然通过习拳练功而有所增强。但因不同的体格条件,必然有不同的极限;方法是通过习拳学来的。只要善于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练习,就能出现不同的奇迹。武术界早就流传两句话:“一力降十会”,“一巧破千斤”。这两种说法,应当承认都是对的。但,我们也应当辩证地来进行分析。所谓“一力降十会”者,不一定没有巧的方法;所谓“一巧破千斤”者,也不可能没有力的配合,大概说来,力与巧体现在每个人身上,总不免因体质和学力不同,而各有异。力大能胜巧而力小者、巧精者又能胜力大而拙者;如果双方力巧相等,则对抗必成和局。太极拳打手主张四两拨千斤,就是用科学的巧来胜力的。但仍然离不开力的作用。所谓“四两”不过言其用力之少,并不是仅有四两的力。
从目前来讲,习太极拳者,从推手到散手的训练中总以柔当先,甚至某些人在所著的书刊里要求“一柔到底”。但在谈到推手,散手时,却把各种着法都说成为“用力”如何。实际上从开展推手到现在的推手竞赛上,常见有些运动员只多用力顶抗,而缺乏技巧训练;如牛羊之相抵,不见四两拨千斤的奥妙,与太极拳以柔克刚之理相悖。究竞什么原因致使出现这种矛盾而不合乎太极拳法的现象呢?
在练习陈式太极拳和在推手中,需要的不断的实践体会,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我们知道矛盾是很多的。
首先是太极拳的“理”和行功的“法”过于高深复杂,不易为心粗气浮者所能理解和掌握。又因,学者教者认识的不同。没有经过实践的验证,出现了误导的现象造成的。我通过反复地学习诸前辈的著作,验证了理与法的关系,认为:王宗岳所著的《太极拳论》对拳理拳法及练功、技击成就等,讲的为扼要深刻。再就是陈氏十六世家传拳家陈鑫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讲的极为详尽;他不是单纯讲拳的理法,而且详细讲了推手、散手中的“成手”和“病手”,更可贵之处则是他明确指出:“太极拳缠法也”,并说明缠法是螺旋形运动,这就为我们研究太极拳推手、散手者亮出了指路明灯。
但是,王宗岳、陈鑫先生对太极拳理法只讲了原则,如《太极拳论》说的显非力胜、快何能为,分别自然之能的力与巧,提出“学力”和“默识揣摩”及“用力之久”、“愈练愈精”的学习方法,在讲力与巧的结合方法,文中提出:“双重之病”,说“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我们虽然能理解阴阳是代表力与巧的虚实、刚柔等,但仍难体会怎样像阴阳互不分离而达到相济。怎样做到这个要求,为什么做到这样,就能做到避免双重之病?究竟什么是双重,双重的“双”到底在哪里呢?这个问题先师洪均生先生讲的为明确。他说:“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句中左重、右重是讲手部的运行,左虚、右杳则是讲的步法的配合。也就是左手实则左足虚,右手实则右足虚;手足的虚实配合得当才能避免双重。前面双重(前手前足同实),必出顶劲;后面双重(后手后足同实),又必出丢劲。欲做到不犯双重、不丢不顶,全在周身上下相随的螺旋运转,变化的方向及时间恰到好处,无过不及。通过洪师的讲解和实践验证,我又进一步理解陈鑫先生所说的陈氏太极拳着法中讲的“攻人如同上螺丝钉那样,不能硬拔出去”这句话,从实践体会到螺丝钉的进退的螺旋劲作用,是力、巧结合的一种体现。螺丝钉的纹有凸、有凹,纹是随曲就伸的,纹虽是弧线而钉却是直的硬的,凹处便为阴,为虚,凸处便为阳,为实,当螺丝钉向左旋转时,后方的上边必然逐渐向上转动变为向左,为收、为虚,左方下边又必然逐渐同时向下转动,而向右上转,为实、为发,方向虽然对立,时间却是统一的。我又推想到枪弹出膛和钻探机的作用,它们不但利用螺旋运动的形式,而且结合着力的大小和速度。螺旋的旋转固然属于技巧,旋转的迅速更是有赖于力的加强。古人论射箭,说:“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意思是说:力虽能使箭射到靶子,但无巧不能射中,让人重视巧的方法;又云:“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意思是说:强弩之强在于力大,虽射而能中,却已力竭反而穿不透一层薄绸子,又让人重视力的作用。可见巧与力必须结合,善于应用。我们从世界上各种事物的运动观察,可以认识到力与巧同等重要,相辅相成,不能孤立。太极拳推手和散手这种运动也是如此。不过各种拳法有不同的训练力与巧的方法,只是善于掌握应用而已。
我们从太极拳推手、散手的动作来讲,它的着法变化非常复杂。仅从方位的变化来讲,有左右,前后,上下六个方向,再加上六个斜角可作为十二方。这是因为太极拳是整体的,一动无有不动的技击项目。人体全身分为上、中、下三节,肢体又各分三节,而且三节之中又可分三节(陈鑫先生著作讲的为详细)。每节中能转动之处就有巧的作用,但也有关节限制它活动的范围,如同机器的大小轮子必然有轴似的,轴提供轮子转动的力源,同时也调控着轮子转动的速度和方位。因此身法旋转的方向、角度并非上下相同,一般胸部转动的角度为45度,而小腹的转动则略超过45度,胸部如因应敌需要超过45度,则前足必先外摆90度以上,后足随腰之旋转而前进。例如:六封四闭,向左捋时胸部旋转只限于45度,左足外摆90度,右脚不动。双推手时胸部则旋转90度,而左足先摆90度,右足继之內扣45度,并且需要右膝下垂,然后提膝上步。陈氏太极拳动作中膝盖的提落,等同与天平上的砝码,调节杠杆的平衡,同样是力与巧的结合,了解这一点,经过实践,便可明晰拳论中说的:“无过不及”和“差之厘毫,谬以千里”的真义。
在太极拳中讲究的是用意不用力,这是经常说到的,但真正掌握的人却很少。
这句话原则是对的,但应向学者讲明:意是理想,不是空洞的意。学太极拳应有合乎太极拳理法的意念,以指挥肢体按太极拳套路的法来进行学习锻炼,掌握运用,而不用拙力。
缠丝劲,一般称为掤劲或内劲,经过松圆的练习,达到纯熟,功夫上了身,当散手,推手时自然同机械似的,一开动便能条件反射般的因敌变化。这是由于双方动作变化可以快到百分秒,是来不及用意的。有人说,利用皮肤感觉的灵敏,探知对方的来力方向,而制定应付的方法,理固不错,可惜时间不会容许临阵的“探知”、“制定”。
“显非力胜”、“快何能为”之语,原是批判“先天自然之能”,提醒学者,重视“学力”并非否定“力”与“快”的“能”。用意在于学科学的用力方法,善于用“四两”的小力拨动“千斤”的大力,力小、力省则时间自然随之而“快”。有些人学太极拳由于未能理解太极拳的技击的原意,遂强调“意”、“气”而排斥“力”,甚至创出“以慢胜快”的奇谈怪论。竟将理精法密科学的技术,变为唯心的玄学。以至不少后学者坠入误区,害己误人,实为可惜!
有些人在推手表演中,为了显示自己的功夫玄妙,把“意”与“气”夸张的神乎其神,双方不接触,距离数迟,一抬手便使人向前跑十余步而后倾倒,一按势使人向后退若干步而后仰跌出,甚至一口气把人吹倒,种种怪现象不能一一列举。这些示演令人莫名其妙,旁观者有不同的反响;有人赞其“神功绝技”,亦有人表示怀疑,也有人问我有何看法,我答曰:我没有练过这样的功夫,应当请表演者为之解答,好的办法是亲作试验。
我们应当正确的对待“意”与“气”,进一步了解太极拳的“力”与“巧”的关系。人的动作是由意支配的,在习拳中,应当把“意”理解为合乎拳法拳理的一种思想活动,是一种“理想”而非空洞的“幻想”。我根据洪均生先生的讲解和我亲身实践的体会,我认为学拳、特别是陈氏太极拳,的确要用“意”而不用拙力,但并不是说有力不好,而要力与巧相结合。应当承认,力是第一应当具备的条件;巧是学与练出来的善于用力的科学方法。所以力与巧不能偏废。
太极拳的推手,在太极拳门中只不过是一种验证拳势是否正确的一种训练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后仍是打手(旧称推手名擖手或打手,与目前的推手不同。旧时的陈氏擖手技击性很强,其中包括踢、打、拿、跌等法,伤害性极大,是实战的技法体现,与体育竞技散手不同。文中指的打手及散手,特此说明)。但太极拳的打手与其它拳的散手不同,它是在推手练到十分纯熟的基础上,运用太极拳各种着法可粘可脱,可近可远,声东击西,粘上踢下,或擒或拿,摔跌兼用,以长、短、冷、截(借)、拧、裹、钻、翻等劲,做到不丢不顶,厘毫、分秒不差地去适应对方的打法。
太极拳打手以松圆为体,循环为用。在运用中,温和时可以使人毫无痛楚,而翻跌绝妙;猛烈时亦可使人惊心丧胆、五脏皆裂。有了这种功夫,才能是得到了太极拳真髓。
学习太极拳的打手的方法应以“力与巧相结合”的方法为主;要善于用“力”、“巧”应用与实战。学者不论从哪一派太极拳入门,都不能以学会拳架为终目标。必须进一步领悟其内在的实质,并且要在实践中去反复揣摩,才能有所进步和提高。
太极拳主张“四两拨千斤”,以松圆、虚灵、刚柔相济、不丢不顶的方法来修己。行功时松静自然、心平气和,彬彬克敌,显示出大雅风度。太极拳武则可以防身御敌、克敌制胜;文则可以养心调气,陶冶情操、延年益寿,是一种文武兼修的拳术。
发扬太极拳法,必须实事求是,不能故弄玄虚;过于夸张,就是失实,使太极拳精巧功夫被掩盖。我认为:我们研究太极拳的打法,也应用科学实践的方法来分析研究。现在太极拳传统套路已为国内外爱好者所重视,应以科学的方法传播推广,让她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较大的贡献。太极拳打手应以太极拳法,特别是从拳理拳法上细心研究,以求巧于用力,而避免唯心之论,以免贻误后学,贻笑于国际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