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以形取意,以意象形。练习太极拳的都知道太极拳需要我们不断的去领悟,不是靠些学习理论知识而能学会的,当然理论知识是学习太极拳的前提,想要更好的掌握太极拳就必须先弄懂它的本质。
有这样一个说法那就是拳法如人。它表现在人体形质和为意气神。
从人的一面来说,人若失去意气神,便无生命运动的活力:即使是一个有生命活力的人.由于形体上的完整和残缺、意气神的强盛与衰弱的区别,也不一定就是身心健康完美的人,必须是形体完整、意气神充足者,方能称之为身心健康完美之人。拳法层次的高与低、至善与否.与人的道理是一样的,亦必须是规范的拳架外形、劲力素质与意气神兼具方称上佳。所以明师论拳,说“拳必有神、精、意、气、劲.五者阙一,不为成拳也”。
考察拳学.综合而言,不出乎形质与内在神韵两大类。
什么是太极拳的形质呢?其实就是表现的规律,形是手眼身步法、步型组合成的拳势。
质是拳法攻防动作中体现出的踢、打、摔、拿的技术内容、具体规范和要求,是手眼身步法、步型等形态变化的集中体现。
有质便有形.形是质的表相.质是形的内核.故形与质一体.统称为形质。自然界的物象、形状千变万化,看似各不相同,而实际有其分类及总的规律可以考求。拳法的形质也是如此。
拳法与自然的形态虽然千变万化,然而归纳起来.不外乎如下特征:方、圆、直、曲、精、细、长、短等。拳法的外形就是源自以上自然形状几大特征组合变化而成各招各势,只是有的拳势简单、有的拳势复杂;简单的一二势组合.复杂的四五势或七八势互成。
拳法中的形质就好像大地的形质,形易见而质难辨。
只要训练得法.掌握拳法之形不难,难的是掌握形中之质,即拳法攻防动作中所体现出的踢、打、摔、拿的技术内容、具体规范和要求。
怎样才能使手眼身步法、步型及各种不同劲法达到变化巧妙呢?
一、练好四功,兼学拳架。
哪四功呢?即腿功、腰功、臂功、桩功。这四功是练习技击技术内容,达到具体规范和要求的必然基础。拳家们常说“打拳不遛腿,到老冒失鬼;练拳不活腰,终究艺不高“;“未习打.先练桩”,“桩要站、鼎要拿,劲力稳固托泰山”(鼎功就是臂功)。基本功是初学拳法者的入门之艺。太极拳是内外合一的运动,它不仅需要人体各个关节、各大肌群、肌腱、韧带具有灵活性、柔韧性和劲九还需要内脏器官的协调配合。基本功练习不仅能使初学者较快地提高这些身体素质.而且为以后较好地掌握拳法动作、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打下坚实的专项基础。
二、明路线、守规矩。
太极拳法变化多.复杂的动作更是极富变化。故学拳时,一定要将拳势路线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对拳架的高低和到位与否暂时可不必在意。当弄清楚和记住拳势的来往路线后,就要进一步追求拳势的工整、准确,这叫守规矩,合规矩。
三、讲攻防,重含义。
太极拳主要以攻防动作为素材.以技击术为基本内容。初学时将复杂的攻防动作先分解再完整练习.是太极拳的特色练习方法。练习中均要求“轻柔练习、注重技击意识”,重点突出攻防含义和培养攻防意识。而快打重击.既不符合太极拳的行云流水的风格,又极易破坏技术成型效果.难以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这类练法,有教学经验的拳家视为不妥。
四、重技法,重形神。
学会拳架,懂得每一拳势的攻防含义,并不意味着能自然地将拳法的“手眼身步法,精神气力功”协调完整起来。学拳者在独立演练拳法时要表现出这种”协调完整”,需要多观察老师或功夫好过自己的拳友,要多向他们请教,在练习的不同阶段有侧重地兼顾练习.逐渐进人技法熟练、形神兼备的境界。
五、重视运劲之法。
技击技术ra容.要达到具体的规范和要求,劲法运用是关键。在怎样科学运劲这个问题上.当代太极明师马虹为我们作出了科学的回答 -
“运劲之要,在于阴阳互为其根。太极拳原理,是以太极阴阳学说为依据的,所以运劲的要旨,就在于把各种功力的阴阳关系处理好。不论练习拳架,还是练习推手,不论是一个动作的运行过程,还是定势之时,都要使阴阳两种劲搭配好。使阴阳两个劲互为其根。例如掩手肱锤右拳向前发劲时,左肘必须向左后发寸劲;六封四闭,双小臂向右前上发挤劲时,左臀必须向左后下沉;白蛇吐信,向前穿右掌时,左掌必须向左胯后下沉按,同时右掌上穿与右脚顿步又是一组上下对称劲;击地锤,右拳下击,左拳必上提、顶劲必上领,形成上下对称;白鹤亮翅双臂棚开时,双手虎口要合,形成开合相寓。如此一系列刚柔相济、开合相寓、轻沉兼备、左右平衡、虚实互换等等,我在拙作《阴阳相济论》一文中已讲得比较详细。这里我着重补充一下蓄发互根的问题。有些人打拳没有节奏,或为快而快,为慢而慢,不明其蓄发关系。陈氏太极拳,不同于其它拳种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快慢相间。而快慢的关系,又主要是蓄劲与发劲的关系。一般蓄劲较慢,而发劲较快。如野马分鬃,左手在左膝里侧合时要慢(蓄),而双手展开时(发)较快;青龙出水动作四,双臂相合时慢(蓄),右拳右小臂发劲时较快;十字手,双臂绞合时(拿)较慢,而向右发肩靠和擒拿时较快;撇身锤,双臂边引边合(蓄)时轻灵较慢,而发放左拳左臂时快(爆发力)。如此打拳,一蓄一发,一吸一呼,一合一开,两者互为其根,可以既有节奏感,又不累,真正做到‘汗流而不气喘’,也正是运劲妙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