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已经深深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都有很多的学习者,在太极中你可以深切的感悟中华的文化内涵和博大的武术精神,太极拳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在这过程中不断的发展着。
想要学好太极拳必须先从要领中去学习,把握要点是关键的所在。
“反者道之动”的解释
“反者道之动”这句话,出自《老子》一书中的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是老子提出的的哲学命题。老子所说的“道”,既是宇宙本体,又是指支配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把这个概念落实到人的社会生活中,“道”又是是行为准则。总之,“道”的含义是广泛的,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反”这个概念,有“相反”、“返回”的含义,老子把它指定为“事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若是这样理解,“反者道之动”这个哲学命题就可以解释为:相反和返回,是事物运动变化所遵循的总规律。
从修炼太极拳的角度来讲,上述解释可以理解为:构成拳架的各个要素(刚、快、开、虚、左......)是以相反相成的状态存在,并且各个要素具有向其对立面(柔、慢、合、实、右……)转化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于是,在太极拳的技术要领方面就有相反相成、反向起动和互相转化这三项主要内容。笔者认为,这三项内容是“反者道之动”的哲理在拳架演练的表现形式。
关于“相反相成”
大家都知道事物都是由若干个相反含义要素组成的。
“反者道之动”表明,事物是由一对或若干对具有相反含义的要素组成的统一体。于是,在太极拳架的锻炼要领上就讲究“对拉”拔长,动作姿势上就表现为“对开”之势,行拳技法上则要求“有上必的下”“有左必有右”、“前去之中必有后撑”等等,皆为相反相成、互用而并存。
先说对拉拔长。作为身法中正的首要条件,虚领顶劲与气沉丹田、塌腰落胯常常相提并论,这是躯干在垂直方向的对拉拔长。两腿分开站立时,腿的里侧肌肉的向外撑张的成分,腿的外侧肌肉的向里裹合的意思,形成一种缠裹的感觉,这仍是对拉拔长的内涵;如果再加上“左右对撑”的要求,即“胯根向左右撑开”,那就是“圆裆”的技术要领了,手足动作起来,譬如做金鸡独立式:一腿提起,另一腿即身体重心所在之腿微屈独立有下沉之意;一手下按,另一手手臂上穿举起有伸展之势。此时手、足、躯干都处在对拉拔长的状态中。沈家桢先生说过,太极拳是“身肢放长的弹性运动”,上面谈到的对拉、对撑、相裹等,尽管彼此间的表现形式有所区别,但实际上都在追求身肢的放长,追求由“放长”而产生的弹性,即棚劲。所以,在练拳时应该细心体会那种相反相成的两夺之势,揣摩那种对拉拔长向外膨胀的感觉,促使拳架饱满厚实,进而支撑八面、全身棚圆。
再说对开之势。右金刚捣碓,左腿向左前方铲地而出,两手同时向右后方平推,为手与足、左前与右后的相反相成,是典型的对开之 势。右野马分鬃,在“左手向后外撑”与“右手前穿”的对开势中,左手是以“外撑”的方式表达对“右手前穿的配合与支持,体现的是“有前必有后”、“有右必有左”的技法特点。护心捶定势,在双臂向前棚发时,腰背部有后撑的微动,术语称之为“前去之中必有后撑”。在护心捶这个拳势中,由“前棚”、“后撑”这对具有相反意义的要素所呈现出的这种态势,促成了一种饱满不瘪全身棚圆的气势,形成了一副中正不偏稳健厚实的功架。当身体后退时,譬如倒卷肱,右脚向后擦地退步而左手展臂前推,仍是对开之势,体现的是“后退之中必前击”。类似的例子还有退步压肘,当右脚擦地后退足跟踏地时,左手向前横击而右手向后并下按相助,在对开之势中发出完整的对拉劲。炮捶套路中的退步兽头式,在左足向后退步时,横着右臂向前发出肘打。上述这几例退步前击的练法,体现的是“退即是进,守即是攻”的战术。总之,仔细揣摩这种“对开”的练法,习拳日久,必然势稳劲整功架扎实。
太极拳是对称的和谐状态,在太极拳者中,掌握住相反相成是很重要的。
关于“反向起动”
若只从字面上来理解,“反者道之动”也可以解释为“事物的起动,是从它的反面开始的”。这种“先从反面开始”的作法,表现在太极拳技法上则是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收先放、欲发先蓄、欲开先合等等,皆有“反者道之动”的内涵。
现举例来说明。懒扎衣,双臂在胸前交叉相合,在右臂向右方展开之前,先做右手内旋向左引申的动作,是“意欲向右,必先左去”。右六封四闭拳势起动时,右手旋腕微上提,是反方向的先动,然后再下捋回收,此为“欲下先上”。双震脚,两腿屈蹲双掌下按,是跳起前的蓄势,是“意欲向上,必先寓下”。陈式竞赛套路的扳拦捶,双臂向左、向右横击抖发之前的“双拳摆至胯旁”,是欲左先右、欲右先左的蓄劲:而双拳内旋向下沉送,则是下一拳势即护心捶的起始动作,是翻身跳起前的预备,是“意欲向上,必先寓下”的蓄势动作。这几例中的“右手左去”、“旋腕微提”、“双掌下按”及“双拳内旋下沉”,都是由反向入手而形成的起始动作、次要动作,是对正向、主要动作的辅助。
这种辅助,主要体现在蓄势、蓄劲和衔接个方面。大家知道,太极拳是拥劲拳。拥劲是一种弹性劲,如同压缩弹簧,向左压缩得越紧,右去之弹力越大。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发先蓄、欲开先合等,都具有向反向压缩的意味,以求增大正向的弹力。这种现象体现在太极拳技法上,谓之蓄势蓄劲;运用得顺遂,则为得势得劲。反向起动还有衔接的作用,它的重要性在于:由反向起动而形成的初始动作,常常是上一拳势的顺势而为,能够顺遂地连接下一拳势而不显生硬突兀,所以它就成为保证拳术套路势势相连内劲不断的必要措施。
陈式太极拳术在实际运用时,也常有反向起动的情况。譬如,为了解脱右手被拿,先是右手逆缠下沉,使手臂靠近自己的躯体而远离对方,然后突然翻身而起抡臂外旋掀开其手。在这个解脱擒拿的过程中,“反向起动”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单独的拳势,即陈式太极拳第二路(炮捶)中的“倒插”:而它与“海底翻花”拳势的连用,则是“反向起动”颇有实效的成功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