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极拳中具有竞技性的运动就是推手,它体现着搏斗的特点之处。学习推手的人如果能够知道人体运动的原理,对解决在推手中遇到的问题会是很好的帮助。正确的学习力的特点,是重中之重。
我们把太极推向了全世界,就必须沿着它的精神去前进,这一点是不能忽视的。
力学是许多科学技术的基础学科,如土木工程、桥梁、机械,以至宇宙航行等等自然科学,无不是以力学为基础的。武术运动,尤其是武术竞技,自始至终地贯串着力的运用,太极拳推手自不例外。
因此,懂得人体运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无疑是十分必要的。由于人体运动同其他任何物体运动一样,都受着物理力学定律的支配和制约,凡是违背力学定律的任何动作,不论在走架或推手时,都会遭到无情的失败。我们在教学中所说的动作姿势不正确或攻守失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学员或运动员违反了力学定律所致。
什么是懂劲?懂劲就是知道劲的规律。懂劲在客观上也就是知道力学的原理。
拳谚说:“重心不明、立脚不稳”,“自立不稳、如何发人?”所以传统教学中练步、站桩的第一课,首先是要求初学者在动态或静态的情况下,以正确的下肢动作、姿势,把重心自然地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做到“动步不摇摆”“站桩不拿桩”。这样从整肃仪态、搭好下盘架子人手,方能进阶到“学步法”“练气功”。这就像泥瓦工砌墙前,首先要打好地基,砌墙时还要吊上一根铅直线,或者随时用仪器观察一下墙头砌得直不直。否则高墙倾侧,一旦重心越出底盘,墙头尚未砌成就倒塌了。再如初学骑自行车,凡是跌跤的,多半与重心把握不住有关。太极拳推手是两人对抗性竞技项目,在攻守之中,重心升降起落、推移变位都关系到身躯的稳定与否,关系到攻守的得力与否。因此,重心原理在推手中的重要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人体的重心,就是人体重力的作用点。凡是均匀的直棒,重心在轴线的中点;均匀的球体,重心在球心。偏偏人体是不太均匀的,就一般而言,人体处于直立的静止状态,其重心在脐下l~2市寸的腰腹之间。这一说法,与武术传统说法中称重心在脐下二寸的丹田部位,两者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后者所说的“二寸”是“同身寸”,即将本人食指、中指并拢、伸展,以此两指第二关节的宽度作为二寸。由于各人躯干和手指的长短宽窄不同,因此,折合市寸的话,也正好是脐下的1~2市寸之间。明代名医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一书中也说: “石门即丹田,一名命门,在脐下二寸。”
但如作具体分析,男女重心高低也不尽相同。如,男子肩臂宽、骨盆小;女子肩臂窄、骨盆大,所以女子的重心普遍低于男子。同是男子,练拳、站桩的人,气能下行,上轻下重;高血压或神经衰弱等患者,头重脚轻,因此,后者的重心显然较前者为高。这一点涉及到各人内在气血分布和运行等因素的影响,这就不能单纯地从外形来作出判断了。
以上说的是指人体的重心,是在直立的情况下的。不是指的是运动中的重心。
人在打拳或推手的时候,重心的位置足不断地在变化着的。如做白鹤亮翅式时,重心就高于预备势;金鸡独立式的重心不但较高,而且偏向于一边。一般地说,凡人的上、下肢向上运动,人体的重心就随之上升;上、下肢向前或向后运动,人体的重心就前移或后移;人体前屈或侧弯,人体的重心除了做相应移动之外,有时还会超出体外。因此,太极拳是不主张前俯后仰和左摇右摆的,推手也有此要求。人的肢体运动之所以会引起人体重心位置的变动,这是因为人体的任何局部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换句话说,人体的重心实际上是人体各个环节重力的合力作用点,或称之为“人体总重心”。只要臂、腿等任何一个环节的重心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总重心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推手运动中稳定重心,不仅有赖腰腿的功夫和身法灵活变换,而且与上肢的屈伸开合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究的。
重垂线也叫重心垂直线或铅直线,是从上到下垂直地通过物体(包括人体)重心的一条无形的线。“重垂线”,也就是“重心垂直线”的简称。但不管物体怎样运动,也不论其姿态如何,重垂线是始终与地面成90度直角的。“铅直线”一词,源于建筑行业用线缚住铅陀螺来测定准确的重心垂直线,故名。换言之,铅直线是重垂线的俗名。
在地球表面上,物体之所以有重量,都是因为地球有吸引力的缘故。这种因地心引力使物体产生重量的力,也就称之为“重力”。例如,宇宙航行中宇航员及有关物体的失重现象,都是由于失去了地球引力。推手运动必须充分利用重力的特性及其规律,人体的重力既分散于肢体各部,叉综合到全身一点。
拳谚说“合下全身千斤力”,这也包含了利用全身总的重力作用。太极拳推手特别强调“以腰为轴”“周身一家”“全身劲整”,就是为了利用人体的总重力。相对地说,如只用一臂的力与人对峙,而不在同时运用腰腿的劲,那就只利用了一臂的重力作用。局部重力自然抵不上“总重力”。但若就其变化而言,那么重力的分合在推手运动中是各有用处的。前辈武术家常把人体气血以水银作比喻,把水银装在玻璃管里,随着玻璃管位置的变动和水银的流向,其各部重力也随之发生变化。太极拳推手随机应变地调节自身的重力作用,使之可升可降,可轻可沉,变化万端,其原理与此确有某些相通之处,值得学者在实践中悉心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