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极拳的练习中有很多招式都需要经过一个阶段的练习,每一个阶段都必不可少,当然更不能求速度而去放弃一个阶段直接的跳级进行练习,这是不可取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慢慢的来,这样才能有效果。
一、太极拳推手和技击的练习必须经过的四个阶段
1.承受力
如今学习太极拳的人,很多人在实践中觉得抗不住快拳或者摔跤等,就会觉得自己有些地方还没练好。太极中有句话说的好,太极十年不出门,然后过了十年就认为已经成为高手了,其实不然,真正的掌握太极不是十年八年可以真正掌握的完的。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太极健身尚可,自 卫、防身不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因 : 1、遇到大力者,身强体壮,连抓带拉,往往推手时不知所措,无法抵御对方力量,按八法讲棚劲不足,自 然无法立足而被推出或击出。 2、遇到练过其他拳种,擅长发冷劲者,搭手时未察觉不适,一旦对练时自身状态不能调整好,不能听出对 方劲力的方向和真假,贸然出击或后退,往往为其所乘,而被击出。 3、遇到练其他内家拳,如形意拳,八卦掌,大成拳者,拳手桩功较好,下盘较实,自身功力不足时则必输 无疑。功力相当时失手,多因不了解对方拳劲、拳理,不能全方位防护自身,而被其一击得手。 因此,承受力的训练是首要的。其特点是自身防护较好,不会轻易为大力或冷劲击出。其训练方法有以下 几种: 1、站桩: 2、行桩:(单式的训练) 3、推手练习。
2.肢体整劲的练习
肢体整劲的练习是太极技击的必修课。所谓太极是指阴阳的变化,只有某一肢体的力量是不能完成阴阳变 化的。整劲的特点就是以你的周身力来对抗对方的局部力,此时太极八法方能初步使用,绷、捋、挤、按、 采、列、肘、靠是八法,其运用是以你的阴阳变化来影响对方,使对方失去平衡。整劲的练习方法较多也很复杂,不过站桩也是基本方法。
3.松劲的练习
松劲的练习一定要加强,所谓的松劲不是软劲。它的特点是出手的时候没有自身的僵劲,自身没有用力,但对方已经感觉到了劲。这就是它的效果。松劲的练习要全身的放松,放松的同时也要把握好力的运用,而不是放松了就没劲了。
4.听劲的练习
实际上听劲的练习是与整劲、松劲的练习是分不开的,其原理在于僵力的大小,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 无论你练到那一步,你都不能说完全没有僵力,只是相对与你的对手来说或有力或无力,你的力小就能听到对 方的力,就可以顺其自然,粘连粘随。 五、太极劲的练习: 太极劲实际上就是把松劲练整练圆,松劲虽然以无僵力,但其仍有明显的方向性,太极劲则无明显的方 向,周身一太极,随心所欲,顺其自然,阴阳变化,刚柔瞬变。
二、螺旋缠丝的实用价值
“螺旋缠丝”四字对练太极拳者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它的真正用意何在呢?这对众多练拳者来说又是一个非常迷茫的概念,但是这种迷茫绝对不是身体上体会不到的一个迷,它也不是说不清楚的一个秘密。我在师承的太极拳练法中体会到“螺旋缠丝”的实用价值与《道德经》中“结绳”的文字有联系,我就根据儿时看到的打绳子过程盘练师承拳架,慢慢地体会出了“螺旋缠丝”在身体中的用途。从直观上说:太极拳采用螺旋缠丝运动,就是用来强制性地松身体的目的。实际我体会到陈氏太极拳则是利用螺旋缠丝运动方法,在陈氏太极拳独有的松腰合胯的微妙变化中,将蓄而待发之劲加入到螺旋缠丝运行之中,使这种融合后的螺旋缠丝运动在陈氏太极拳的应用上得以升华。
“螺旋缠丝”运动方法,在身体运动的演变过程中不知使用了多少年,单单在陈式太极拳的应用上,就已经有了三百多年的历史记载。在中华民族古老的拳种(身体修炼方法)演变过程中,又有多少密法是密不可传的呢?这些不是我等泛泛之辈,靠研究几年太极拳就能揭开的谜底,我的认识只是肤浅的皮毛。但是我知道研究“螺旋缠丝”理论不能脱离开身体运转,它是在身体运动的基础上才能认识到的一种理论。螺旋缠丝运动是一种说起来简单,要想在身体之中体会出来又是特别艰难的一种难事。即使是师承的陈式太极拳练法,其传拳方式以螺旋缠丝练法为主,但是教练在传拳过程中也是根据个人的功夫境界,讲解螺旋缠丝的使用方法,致使螺旋缠丝在同一太极拳套路中也能分出很多种类,比如说:有的老师传授太极拳强调双手的拿法;有的老师讲气沉丹田练法;有的老师讲腰胯运转;有的老师注重根基的练法;有的老师讲身体重心转换是左右移动等等。如果根据陈鑫前辈理论判断其所传如此诸多太极拳练法,都是与个人理解太极拳的方式和功夫境界有关系,与《太极拳图说》中的太极拳定义无关。
可以说螺旋缠丝功是拳架的基础,它的作用效果可以体现在拳架的运动上,可以感受到身体上强大的掤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