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往左转开始)立正起式
双腿弯曲身体下坐,趟泥步直步出左脚;左脚踏实,身体重心前移,右腿蹬直成弓箭步稍停。而后重心完全移到左腿,身体不动,右腿平抬慢慢提到左踝边耗住;不停,转为右侧趟泥步,练法与左式相同,圈大圈小自己选择,开始时可以直转,功夫深些可以逐步向圈里扭转。
要点:前腿要极力前伸,要像絮棉花那样轻轻地絮向前面;整个过程身体不能长起、左右摇摆,不可蹿、颠、晃;每一动完成都要停顿耗一下,尤其是后腿提上停顿吃功夫。这样锻炼的结果对去除身体僵劲儿。产生松沉劲作用非常大。
二、再提升一步,练踏地掌的鹤形步
即,一条腿支撑,一条腿抬起与胯齐,稳住,随后缓缓向前蹴点出去,而后点出腿像仙鹤迈步一样轻轻落下,弓腿,然后做另一侧式子。
这种练法时间长了,会感到一腿支撑、一腿提起与胯齐会,感觉抬起的腿自己往上飘,非常轻灵。
再有就是感觉全身像扣下的一个大钟,自头而下空空荡荡。拳谱上讲的“腹内松净气腾然”,或许就是这样的感觉。抬起腿以脚掌为前导,探步落下也非常轻灵,绝没有初练时砸夯的感觉。
三、再往深里练,把怀抱单鱼掌(推磨掌)变成鹤形步,高起腿,然后向上蹴点而出,更吃功夫
练法是跟踏地掌一样,后腿提到前腿踝部松沉,然后抬腿与胯齐,这时感觉腿往上飘,身往前合,周身形成一种团乎劲儿。
身体带动双掌极力向圆心转去,耗住,再把腿绷直点出,一股内气直贯脚掌,落下弹起腿,弓步。而后,抬后腿跟上再抬腿,重复动作,左右相同,在盛夏三伏天,转该式,每天汗水哗哗地流,身体感觉酣畅淋漓。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只有大屈,才能大伸,只有大松大柔才能充分发挥弹抖劲儿。
为了做好此项练习,有如下几个要点需要谨记
1、规规矩矩按照拳谱练
八卦掌的拳谱拳诀很多,有名是《十六歌》、《四十八法》,前者是修炼的总则,后者是技击动手的法则。
这些都是老前辈实践经验的总结,一定要好好参悟。尽管流派不同,手法各异,套路各异,但练功总的原则离不开这些拳论。
2、扎扎实实修炼基本功
据说师祖董海川早期教学掌式也很少,后来的各种套路的出现大都是二、三代八卦掌人发展变化而来,其实,各种套路的翻新是建立在八卦掌基本功的基础上的,它们是基本功的展开延伸。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还有幸结识过郭古民老先生另一位姓李的徒弟,这位李师大爷当年拜在郭古民门下学练八卦掌,没怎么学掌式,每天早晚功课就是转踏地掌。
他说,老师在时,我们师兄弟与郭老师形影不离,一起练武,喝茶,郭老师叫我们多转圈,并夸我踏地掌圈转得好。
3、快练与慢练结合
八卦掌可以快练也可以慢练。快练出轻灵快捷,慢练出内功,去僵劲,去拙力,求松净,出大功。只有大松大静内功才长得快。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跑场子就是由于没有在慢练上下功夫;一些人尽管练得潇潇洒洒非常美观,但是一碰就出去也是没有内功的原因。
由于八卦掌讲究在运动中与人交手,非常讲究身法、手法,所以快练也是非常必要的,但终还是靠内功支持。
对于快转圈,昊老师教我要多转圈少换式,八卦掌的功夫都在圈上,一定要转熟、走透。定式掌的八个掌式都要练,可以快转也可以像踏地掌一样慢慢转。
4、各种掌式交叉练悯习
八卦掌练到一定程度,也讲浑圆劲儿、二挣力、阴阳的感应等。由于各个掌式的着落点不同,锻炼的部位也不一样。
比如,推磨掌前手的食指挺起,后背的督脉就能领起;而虎口向上,着落点在虎口、肘与腹部。前者走的是前后挣力,后者找的是上下合力,尤其是虎口掌,肘自立,腹部内气自然鼓荡,非常舒服。
甚至可以把意念稍稍放在前手,重点放在腹内,感觉前后手轻轻浮摆,胳膊没有了,人好像就是围绕前面的一只手转,而腹内内气鼓荡,不时与前面虎口感应,非常舒服。
而抱月掌一摆,双手与后背自然形成一个圆圈,随着功夫的增进,胸部越来越宽敞,双手与后背假想的另半个圆形成一个大圆,而胸部空空荡荡,松散通空的较高境界慢慢生出。
还有其他的掌式,指天划地找的是上下手的对拉劲儿,阴阳鱼则是负阴抱阳的前后劲儿,特别是狮子滚球掌则处处显出球形劲儿,左右球,上下球、前后球。至于内气的着落点,在此就不一一展开。
5、呼吸自然
对于呼吸,吴老师教我就是自然呼吸。他说,转八卦一定要顺其自然,不要过于放意念,意念重了就容易执着,出偏差。很多人都说起吸落呼,我认为这些都是对的,特别是与人交手时尤为重要。
但平时就是自然呼吸。一般行进速度可以起吸落呼,但是像踏地掌的慢转就不是简单的起吸落呼,比如,后脚上提后的停顿,就不是一个呼字解决,其中包含几个小呼吸,这样才能心平气和,才能稳住劲儿。等到功夫到了,一起脚一投足,呼吸自然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