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太极拳者,须悟太极之理
欲知太极之理,於行功时先要提起全副精神,外示安逸,内固精神,气势腾挪,腹内鼓荡。太极即是周身,周身即是太极。
如同气球,前进不凸,後退不凹,左转不缺,右转不陷,变化万端,绝无断续。一气呵成,无外无内,形神皆忘,乃能进於精微矣。
在打手时,我意须要在先,彼之力挨我何处,我之意用在何处,彼之力方挨我皮毛,我之意已人彼骨裏;以己之意接彼之力,非以己之力顶撞彼之力,恰好不後不先,我之意与彼之力相合。
左重则在虚,右重则右杏,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他所谓沾连粘随,不丢不顶者是也。
习太极拳者,须悟阴阳相济之义。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分者,开大也。合者,缩小也。其中皆由阴阳两气开合转换,互相呼应,始终不离也。
开是大,非顶撞也;缩是小,非躲闪也
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动者,气转也;静者,有预动之势也。所谓视静犹动,视动犹静。气如车轮,腰如车轴。
非两手乱动,身体乱挪。紧要全在蓄劲,蓄劲如张弓,发劲似放箭。无蓄劲,则无发箭之力。
发劲要上下相随,劲起於脚根,注於腰间,形於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腰如弓把,脚手如弓梢,内中要有弹性,方有发箭之力也。自己安排好,彼一挨我皮毛,我意接定彼劲,挨皮毛。
即是不丢不顶,用意去接,即是顺随之势;能顺随,则能借力;能借力,则能打人,此所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是也。
到此地步,手上便有分寸,能称彼劲之大小,能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後退,左顾右盼,处处恰合,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也。
平日走架打手,须要从此做去,走架即是打手,打手即是走架,此皆一理。
走架每一势要分四字,即起、承、开、合是也。一字一问对不对,少有不对,即速改换。差之毫釐,失之千里。能领悟此意,行住坐卧皆是太极,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平日走架行功时,必须以意将气下沉,送于丹田(以意非以力,非努气,非用呼吸),存养涵蓄,不使上浮,腹内松静,气势腾然。依法练习,日久自能敛气人骨(脊骨)。
然後用意将脊骨之气由尾阎从丹田往上翻之。达此境界,就能以意运气,遍及全身。
彼挨我何处,我意即到何处,气亦从之而出,如响斯应,疾如电掣。
周身无一处不是如此,此即所谓“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亦即“意到气即到”是也。
又丹田之气,须直养无害,才能如长江大海之水,用之不竭,取之不尽。
追至功夫纯熟,炼成周身一家,宛如气球一样,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杏,物来顺应,无不恰合。
凡此皆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在内不在外”,亦即“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是也。
对躯干要求
躯干就是身子,胸要含,背才能拔,能含胸才能拔背,能拔背才能力由脊发。它的位置正好在人体中部,腰动自会带动腹部蠕动各部功能,通过活动得到锻炼。
所以,腰至关重要。含胸怎么“含”,开国大典,首长检阅部队:战士胸脯挺着很精神。这是检阅,作战不行,受限制。“含”区别于挺与弯腰,以自然为原则。
本身就带有含,所以能含胸才能拔背,拔背对以腰为界线,由腰开始松腰松胯。
这样一往上一往下形成对拉,突出腰的主宰作用,使躯干形成整体。区别于连根拔。以腰为主,命意源头在腰隙。
腰为主宰,使它能带动上下动。可以一动无不动,只要动就有意识地带动上下动。如云手,走时转身,左右两侧各45°,中间90°,都是腰带着走,右边左边一定要含胸拔背,以腰带,否则出不来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