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引进落空借力打人
太极者,打手不用先天赋有之力和快手,力则从彼处去借而是用意。借者,既省力而又不伤气。
太极拳是一门讲究省力打人的艺术,所谓“借力打人”是也。因为太极拳是一门艺术,而不是单纯的技术,所以借力打人也即是太极拳艺本质的特点。
借力者,是以后天有关太极拳之力学去获得。先天的自然之能有限,并有盛衰之年,后天之巧则取之不尽,而用之不竭,乃艺命无穷也。
后天之巧,有“四两拨千斤”之妙。能四两拨千斤者,则能以己先天之小胜彼之大,亦能以耄耋之年胜年青力大的气勇者。
所以太极者既不在先天自然之能的大小,亦不在力大气足的青壮期,而在“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的巧妙技艺。
当习者初读此句时,会深感奥妙而不能领悟,于是不知其所行,其实只要遵循它的原理,按照它的规律去求之,当具备了一定的运动条件后,便能逐步逐渐地实现。
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习太极者须切记“用意不用力”的原则。打手之巧在于用意。
不在外面而在内。一举一动非单纯的形动,有意动,始而气动,即而形动也。
意气须分开,又须一致,但意为统帅,所谓“以意行气”是也。
意到则气到,乃能意气跟得灵,方见落空之妙。先在心,后在身。在身者,则能引进落空,借力打人。
何谓“引进落空”?所谓引进落空,即是须大胆地放纵彼之进击,而不是将其拒之门外。只有大胆地放纵,才能引进落空。
不能放纵,则不能引进落空。但放纵须有前提条件,即:虽为放纵,却全皆由我之意牵引其而进。
此须沾连粘随,不丢不顶;须得机得势,舍己从人,知己知彼。
彼手快,不如我意先;彼力大,不如我气敛。若彼以快速巨力打来,我之意在其先已与其相接,顺其而来,接住彼劲,恰好不后不先,随引即蓄,借尽其力,蓄而后发,引进落空,借力打人便能奏效。
不可用力、不可尚气,意气须跟得灵。
彼挨我何处,我心就用在何处,要知己知彼。若要知人,则务要使人不能知己。若要使人不能知己,则务要以己之虚去探彼劲之实;须秤准彼劲之大小,权准彼劲来之长短和粗细。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避彼之实,而入彼之虚,顺其势,借其力。此即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也。
能知己知彼,才能因敌变化。能因敌变化,“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之技才能神妙无穷。
欲要知己知彼,则先要舍己从人,不要由己。从人则活,由己则滞,而从人仍是为了由己。
若彼欲往左,则我以意领其往左,彼欲往右,则我以意领其往右;若彼欲进,则我以意牵引其而进,彼欲退,则我以意顺其而退。
若彼欲往上,则我以意率其而上,彼欲往下,则我以意率其而下;若彼欲开,则我以意挈其而开,彼欲合,则我以意挈其而合。
能达此地步,乃“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从外观之,似随人而动,然则人为我之内形所控制,故舍己从人仍是由己。
舍己从人非纯粹外形的随人,没有内形的支配是舍近求远。这样,不但无法达到舍己从人的目的,反会为人乘机而人。
故舍己从人须内外结合,周身相随,得机得势。其关键还是在内。能舍己从人,方能探知彼劲之虚实。
一身之劲在于整,一身之气在于敛。身法须一一求对,并要加以互相联系起来成为一体,然后再求敛气,气要敛入腰脊。敛者,须以意将气下沉贴于背,由两肩收于脊骨,敛于腰脊。
气能敛于腰脊,然后再求注于腰间。能注于腰间,一身便有主宰。一身能有主宰,一身之劲便能完整统一。
气势须包围精神,精神又须支撑气势。神聚、气敛、精神贯注,精、气、神三者须合一。
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自己安排得好,人一挨我,我在下即能得机,而在上即能得势,上下相随,前后左右无不得力也。能得机得势,乃能舍己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