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现在很多人都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那么你知道怎样才能够让自己的练习更加好呢,今天系哦啊便就带你来了解一下太极拳的练习方法吧,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现在就来和小编一起看看怎样练习太极拳效果更好吧。
想要学好太极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勤,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做到勤呢?下面就让我们结合太极拳教程一起来学习一下,以便练习者能够更好的去掌握太极拳。
练习太极拳的基本功是苦闷无聊的,但却是练好太极拳万千动作之根本,特别是在刚开始练的时候,因为肌肉反应比较激烈,有时候会出现站也站不稳,睡觉也不香,这是正常现象,不需要担心,坚持练下去肯定会胜利的。同时,必须无条件克服一切困难,认认真真的把基本功练扎实,否则,就算您练上10年或者更长时间,充其量只能够算是打太极操,根本谈不上打太极拳!
练的方法首先是慢字当头,快是没有效果的,当然,越慢越辛苦。太极拳讲的是练质量,练下盘功夫,练内功,而不是练速度,练花拳绣腿。打拳的过程,尽可能做到落脚无声,所有的动作必须是连贯的,但是慢和连贯是不矛盾的,这方面慢慢用心领会和揣摩就可以做到,不能够有中间停顿的任何环节,动作之间是环环相扣,绵绵不绝,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而且动作的速度从头到尾保持一致,不能够时快时慢。所以,在练的时候,一方面环境尽可能安静,尽可能的做到心无杂念。另外一方面,在打一个动作的时候,思想上就已经知道下一个是什么动作,怎么样打,如何柔性衔接和转换。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环环相扣。所有动作更不能够生硬,必须充分体现出圆活的特点,而身体的躯干诸如腿、腰、背、头,要从头到尾保持笔直,所谓顶天立地。
呼和吸很关键,必须尽可能的做到随着动作的变化,协调好深呼和深吸的关系,这里的呼和吸,根本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方法,自然的呼自然的吸就可以,因为自然就是太极拳的本性,练好了呼和吸,这种感觉和中华气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气沉丹田之感。眼睛是全部动作的灵魂和总指挥,手到哪里眼睛就到哪里,手先到眼睛后随,这个要求是贯穿始终的。全部的动作必须尽可能的放开和舒展,这就是所谓的大架,做到收合自如。
对于太极拳的学习,应该求精而不是求多。很多人虽然学会了很多的太极拳套路,但恐怕连一套太极拳都没有能够真正的去掌握。太极拳的拳理,要领很多,而且需要练习者长期研究才能掌握。精研一套太极拳,你才能更好的去掌握太极拳。
都说太极拳的学习,要认真的掌握要领,其实这就是对于太极拳形的要求。对于太极拳的形,也就是太极拳的招式动作究竟应该如何去掌握,下面就以几个太极拳招式为例,简单的来了解一下,以帮助练习者的学习过程。
一、起式
不论从并步开始或以小开步开始都应头正肩平、眼平视,这样做就是太极拳论中所要求的虚领顶劲、松肩等基本要领。如以小开步为例,应是屈膝下蹲两手起,脚蹬头顶手变按。在过程中体会身形对拉,并具有脊背紧、前胸松之感觉,两手的起落是由背后两条大筋的一松一紧来完成,这就是太极拳论中所要求的有上就有下,有紧就有松的阴阳变化的具体练法。并通过深呼吸使横隔加大活动幅度,起到了肉我按摩内脏的作用,使内脏得到锻炼,这便是内外双修的具体表现,对胃、肠消化不良有辅助治疗作用。
二、搂膝拗步
以左搂膝拗步为例,先说左手,左手搂膝手不动,全靠转腰来完成。这就是拳论讲的腰玩四肢、不是单纯的手臂运动。再说推掌之手,出手先指探,坐腕竖指拉膀尖,肘节拉展筋放长,骨缝拽开弹劲生,休会伸展之臂上的肌肉变化,膀尖上的肌肉紧而下面的肌肉松。这就是有松有紧生太极,全身上下分阴阳,一处之中又分阴阳,练到精妙处,一点之中均分阴阳。并对肩肘炎有辅助治疗作用。
太极拳论上讲柔,柔是指什么
不是无力,而是指全身筋的伸缩性和骨关节的活动范围,如筋能放长,关节活动自如,就是拳论上讲的柔和松。柔的另一种是在推手中体现。柔是指筋的放长,松是指关节的活动量。再谈迈步,迈步要做到屈膝下蹲身要正,胯托胯送腿轻灵,脚蹬松胸成弓步,两脚不在一条线,错步分开与肩宽,前膝上顶后蹬直,踏住后胯身略倾,肩平腋空肘坠撑。这样做就能做到转换轻灵,迈步如猫行,劲起于脚跟,形于手指,动如流水,静如山岳等太极拳要领,这样做就能体会到搂膝不搂腰转动,胯抽胯送下肢灵,手开手合靠胸带,胸松气沉到丹田之感觉。这就是拳论讲的以腰为轴,气沉丹田。
三、白鹤亮翅
先说虚步,虚步的做法是上身正直头虚领,臀坐脚跟胯前送。虚脚是脚尖轻点,膝有上顶之意,脚尖与后脚跟前后横向宽度约一拳,后脚外摆45度,虚脚脚尖正前方,这时体会实脚更加吃力,虚脚更加轻灵。这就是拳论中的腿要分虚实。再说上身,肩肘相对不耸肩,两肩要平不拖肩,两手对拉肘外撑,肘尖下坠不能丢,命门后鼓肩要开,头劲虚顶眼远视,不能瞪目气要沉,做到肩平、胯平、右肘与左膝要合住,左肘要与右膝合住,右肩与右胯上下对齐并与左胯相合,左肩与左胯上下对齐并与右胯相合,与臀部下沉脊柱上拔形成对拉,能体会到下沉上领脊柱长,这样做能提高腰的灵活性、脊背的弹性,同时对腰间盘突出有辅助治疗作用。这就是拳论中的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即外三合的要求。能做好外三合,内三合就自然而合。
四、屈曲有余和用意不用力
练习太极拳须有理论指导,但是理论不能只用在字面上。
正理解理论,首先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不能自己按字典中的意思来理解,太极拳是一种专项的艺术,有它的独到之处,同样的字在太极拳中的意思与别的用处意思不一样。如屈曲有余一句,使很多爱好者在练习时弓步腿不敢伸直,臂不敢伸展,认为屈曲有余就是不伸展,伸展了就违背了太极拳论上的屈曲有余,就不对了,这样理解是错误的。屈曲有余说的是一种思想境界,是对敌的一种攻防战术,是要求每一次进攻都要安排好自己,不是指练架子的外形。如果说太极拳有不伸展之处,这是练习中的形式,这是一种曲中求直的练法。如传统太极拳大架(现在称为杨式)要求舒展大方,以大开大合为主。以单鞭为例,是拉展肘窝,松开膀尖,坐住手腕,是以两点拉长筋。太极拳小架(现在称为武式)是以肘尖沉顶,膀尖松展,手腕鼓起,腋下空出,形成以肘为支点,腕拉膀拽来完成拉长筋骨,都是以拔骨拽筋来完成太极拳健身和技击作用,这就是大改小用不了,小改大光害怕,屈曲有余就在此用。再说用意不用力,用意不用力就是用心去做,用心去练,练习时要勤想、勤看、勤钻、勤问。不用力是指不傻练、盲练和没有目的的练习。
太极拳是理论实践都要抓的一门运动,不仅要通过理论的学习更好的掌握动作,还要能够通过动作的学习更好的掌握理论。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你都很难真正的理解太极拳,更不要说掌握太极拳,提高太极拳水平了。
上面就是给大家介绍的一些练习方法,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平时的时候多注意练习一下,那么不需要多久就可以体会到练习太极拳给你带来的好处与乐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