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式太极拳的技击功效
技击本无法,若使有法御以无法,则惟在气质、本能上下功夫。
就习孙氏太极拳推手者而言,若未练出内劲或无不意而发之经验,则好于技击一道驻步,否则将对习者之身心健康无益。
即便习者已练出内劲,技击也仅是检验自身修为的一种必要手段,然不可恃艺凌人、好勇斗狠,否则难以进阶。
欲修孙氏太极拳之技击,需在套路练习和推手练习中熟习八法,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并能混而用之,既能一式出八法,又能数式皆一法。
有此基础后,尚需知三机、体三能、混融八法为一,多经实战练习,由实战中检验不顺之处,再从盘架、推手中求之。如此循环往复,不计较一时之胜负,全在乎用心求理,则可渐精技击之术矣。
何为三机?变势之机,变动之机,发劲之机。当对搏时,在双方尚未接触的情况下,我能预知彼之运作变化,并使自身先于对方抱得有利态势,此谓"变势之机先于彼"。
故双方未接触时为变势之机。当双方接触的瞬间,我若能先于对手发劲于彼之重心上,则谓"发劲之机先于彼"。
故双方接触之瞬为发劲之机。当双方两劲接定后,此时我若能变劲彼先,使彼劲走空,则谓"变劲之机先于彼"。故双方接触中为变动之机。此上为三机之要。
三能,是指对彼之作用的感应之能,对己之神、气、形的瞬间协同之能,对彼之作用的洽合之能。
此三能均以神气相合为基础,神气不和三能则一能不能。所谓混融八法为一,是指出手即是太极,当用何种劲将因彼而变,是一个劲,还是几种劲混合而出,也将因势利导。
总之,技击之要不外乎“意在彼先”及不拘泥于成法,总以随机应变,感而遂通为至妙。
孙式太极拳的形成
孙氏太极拳是先父禄堂公于民国初创造的,以先父的名著《太极拳学》的出版为标志。
孙氏太极拳是先父以他自己登峰造极的武功为基础,通过遵从老子自然之道,合易筋洗髓两经之义,依先后易之数,融合形意、八卦、太极三门拳术之真髓发明了孙氏太极拳。
先父幼习形意拳,先从李奎垣复从郭云深前后十一年。二十多岁时先父的形意拳已功臻化境。
他体验到拳术之道无它,惟神气合一化至虚无而已功臻化境者可感而遂通,与人交手时无形无意,无人而不自得、无往而不得其道。
因此在先父禄堂公跟郭云深修习形意拳的后期,他己经开始试图运用《易经》来研究拳与道合之理。为此,先父赴京城访程庭华先生请益。
先父曾回忆说:“余自年即研究拳术,每欲阐易之奥蕴一一形之于拳术。如是者有年。嗣来京获见程先生庭华,始知有八卦拳,因从而受业焉。……”(见《八卦拳学》自序)由于先父那时己功臻化境,故修习八卦拳虽仅数月,便己得其精微,体验出八卦拳与形意拳之间即一理相通又互补相承的关系。
年余后,程庭华先生评价先父之艺“黄河南北已无敌手”。(见《世界日报》1934年2月2日)但限于当时习武者的理论水平,先父认为在拳于道合的理论研究上仍未尽人意。
于是,先父决定徒步云游南北诸省。一方面,先父闻有艺者必访至,与各地高手广泛交流切磋、相互印证,而先父末学负之(见《拳意述真》陈微明序)。
另一方面,先父留心寻访在丹经、易经方面造诣有成者,以期在理论上能有所收获。期间,先父相继从云游隐士、武当隐道及蜀中高僧修习丹、易二经,获益匪浅。
为先父在拳理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终完成拳与道合的武学体系打下了理论基础。并获得了深刻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