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叶儿耙是遍及四川城乡的风味名小吃,因其制作时用巴叶、玉米叶等包裹蒸食而得名,具有色泽淡绿、皮面滋糯、咸甜兼备、清香可口的特色。叶儿粑又叫艾馍,原是川西农家清明节的传统食品。1940年,新都天斋小食店将艾馍精心改制,更名为叶儿粑。制作叶儿粑选料考究,工艺精细,具有色绿形美、细软爽口的特点,为四川名小吃之一;另一说法认为叶儿粑为四川省崇州市怀远镇的特产,是怀远三绝之一,当地一般皆以产自怀远镇的叶儿粑口味佳。叶儿耙当然并非成都独有,乐山市犍为县的叶儿耙和成都做法略有不同历史比成都久远上百年湖广填四川开始第一代移民到现在犍为县居民每家每户春节前都会做叶儿耙。
叶儿耙的具体做法
制作方法
原料配方
(100个配料,每个重100克)。皮料:糯米5千克、粘米2千克、红糖750克、熟猪油250克。
馅米:馅料的调制可以多样化,有玫瑰、芝麻、洗沙、芽菜、肉馅、金钩、虾仁、蟹黄等品种,每个包馅30~35克。
工艺流程
选米配比→浸泡→磨浆吊干→制皮→包馅→包叶→蒸制→成品。
①1.选米配比:以糯米含支链淀粉100为标准,然后视粘米的品质高低加入粘米。
粘米品质高,糯米六成,粘米四成:粘米品质低,糯米七成,粘米三成。这是决定制成品糍糯的关键,否则产品不仅粗糙而且粘牙粘颚。
2.浸泡:将配的来洗净去杂,然后用冷水浸泡。每天换水1~2次。夏季浸泡2~3天,冬季5~6天,使米粒充分吸水。
3.磨浆、压干粉:将泡好的米用石磨磨制成米浆,要求转速慢,所谓“快舂碓,慢摇磨”(转速过快会出现“烧浆”,使制成品发泡,无韧性)。然后将米浆吊干或压干,成为一定水分的干浆粉(俗称“吊浆”)。
4.制皮、包馅:按比例将吊浆、红糖、猪油充分揉擦成皮料,再按每个皮料70克包馅30~35克做成耙坯待用。
5.包叶蒸制:将洗好的巴叶顺纹路包裹耙坯,依次摆入蒸笼内,旺火蒸制(以锅内水沸腾为准),大笼40~50分钟,小笼20分钟。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四川网络广播电视台,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②原料:糯米粉。猪肉粒。叶儿粑叶子。碎米芽菜。
做法
1、锅中放油烧至五成熟,放入肉粒煸炒至断生。
2、放入碎米芽菜炒匀后装在碗里待用。
3、糯米粉里加水揉成团,叶儿粑叶子剪成段。
4、取适量面团在手里捏成碗状。
5、放进适量馅料。
6、将周边往里收拢,用双手搓成圆球后放在一段叶子上。
7、全部做完后上沸水蒸锅中,用中大火蒸六分钟。
8、六分钟后取出。
质量标准
形态:木鱼形或椭圆形。
色泽:色白,微带绿叶本色。
组织:软糯滋润,不粘牙,不粘上颚。
口味:有巴叶香味和馅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