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和中医的关系
气功和中医之间的关系祖国医学,广博精深,中华气功,源远流长,二者交相辉映,联系密切,兹就管窥所及,略表刍言:
一、中医古籍中保留着丰富的气功资料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有关于气功基本理论、练功原则,练功要领、练功方法和临床运用等多方面的记载。
南北朝陶宏景著《养性延命录》,集六朝以前气功资料之大成,为我幸存第一部气功导引专集。隋巢元方等著《诸病源候论》,收载气功导引法二百多种,并“录于各病源之后,以代药品。”金元四大家中,刘完素在《摄生论》里,专门讨论摄生的方法;张子和《儒门事亲》,提出以“存想”吹气功法治疗外伤;李东垣《兰室秘藏》,主张“安心静坐,以生发周身之元气”;朱丹溪《格致余论》,强调“顺四时,调息、神、态,而为治病之本。”
明代医籍中,气功资料尤丰。如冷谦的《修龄要时》,本《内经》摄生理论,提出了“四旨调摄”、“起居调摄”、“长生一十六字诀”等功法;聂尚恒的《医学汇涵》,设气功导引专章,着重防病治病,颇切临床实用;高濂的《遵生八笺》,气功内容丰富;万全的《养生四要》,练功方法简明。清代汪讱庵著《勿药元诠》,对气功“积气生精”、“积神生气”、“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等功理功法作了清楚的说明,并具体描述了“小周天”的运气过程。
二、历代中医名家,不少人兼通气功
东汉名医华陀,主张人体应当适当运动,并创立五禽功法,身体力行,结果“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晋代名医葛洪,“尤好神仙导养之法”,“河洛图纬,一视便止。”他在《抱朴子•内篇》里,明确提出了气功的精要和作用。练功“唯当得其至要,至要者,在于宝精行气。”“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病恶。”唐代大医家孙思邈,练功有得,长于“存想”。功法是:“闭目存思,想见空中太和元气,如紫云成盖,五色分明,下入毛际(此指头发、笔者注)渐渐入顶,如雨初晴,云入山,透皮入肉,至骨至脑,渐渐下入腹中,四肢五脏皆受其润;如水渗入地若彻,则觉腹中有声汩汩然。意专思存,不得外缘。
斯须即觉元气达于气海,须臾则自达于涌泉。则觉身体振动,两脚卷曲,亦令床坐有生拉拉然,则名一通。一通二通,乃至日别得三通五通,则身体悦泽,面色光辉,鬓发润泽,耳目精明,令人食美,气力强健,百病皆去。”宋代医家陈直,根据《内经》理论,通过亲身实践,指出:“摄养之道,莫若守中实内以陶和;捋护之方,须在间日安不忘危。”“万形之中,所保者莫先于元气。”并对身心关系作了辨证的说明:“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还将自心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明代医家李时珍,深明“内视”之妙,指出,“紫阳《八脉》所载经脉,与医家之说不同。然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其言必不谬也。”清代医家徐灵胎,对于元气与丹田,更有独到心得。
气功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000多年前成书的我国现存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对气功锻炼的方法、理论和治疗效果等内容,都有记载。在《素问》的八十一篇中,就有十几篇直接或间接地谈到有关气功方面的内容。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前,气功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医疗保健方法。
从中医发展史上看,我国历代医家对气功都很重视。不仅在著作中有对气功的论述,而且许多名医本人也是气功实践家。如汉代名医张仲景在其名著《金匮要略》一书中说:“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呐,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这里所说的“导引吐呐”就是气功的一种方法。的“五禽戏”,相传就是汉代名医华佗所创,流传到今天仍被气功爱好者所喜爱。
其后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南北朝陶弘景所著《养性延命录》、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王焘所著《外台秘要》、宋代《圣济总录》以及金元四大家的著作中都有气功方面的论述。在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奇经八脉考》中指出:“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
意思是说,在练某种静功的过程中能够觉察出人体的经络变化。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和吴鞠通,都有气功的实践和论述。近代名医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也有专论气功的章节,并指出学医者应参以静坐。从以上提及的名医和论著与气功的关系,即可知气功养生学历史之悠久,又可见气功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气功作为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在理论上主要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在创编功法和气功锻炼中也应用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气神等学说作指导;对气功锻炼产生的效应及气功作用机制等认识,到目前为止,也主要以中医理论来阐述。
当然,由于自古以来,气功实践不只为医家独有,儒、道、佛、武等各家在各自不同的实践中,分别对气功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也构成了气功理论的一部分。
气功实践的结果也为中医学提供了新的内容,如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张景岳等分别对奇经八脉和丹田命门理论的系统阐发,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气功实践的基础上的。气功强调对意念的运用,是对中医调神理论和情志学说的补充和发展。
掌握了气功心身同练的特点,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医“形神合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而气功作用机制的探讨,亦有益于对中医“气化论”、“精气神”理论和脏腑心理相关性等的深入认识。发掘整理气功与药物配合应用,气功针灸、气功按摩等传统治疗方法也可提高临床疗效、开拓新的治疗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