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立即腹泻,吃一顿泻一次,稍有受凉或饮食不当就发作。
也有可能时而腹泻时而便秘,腹泻时为水样,便秘时黏液较多,有时腹胀有便意而上厕所又无大便,数年不见消瘦。
这种症状,以过敏性肠炎的可能性较大。
饮食不当或受凉后发生腹痛、腹泻,可伴有呕吐、畏寒发热。
这种情况可能是急性胃肠炎、急性痢疾。
嗳气但不反酸,胃口不好,体重逐渐减轻,面色轻度苍白或发灰。
这种情况要考虑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
胃痛是胃病病人常见的症状
大多由于病变部位受局部炎症或胃酸的刺激,引起胃壁平滑肌痉挛、胃内压增高和肌纤维紧张度增强,使病变部位的神经感受器受到刺激,因而发生痛感。
诱发胃痛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感受风寒、饮酒、吸烟、饮食生冷、饥饱失时,暴饮暴食、服食对胃有刺激性的食物和药品或是情绪激动、过度疲劳等。
胃痛要和“心痛”区别开来,在中医古籍中,又称胃痛为“心痛”。
胃痛又名胃脘痛,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发生的疼痛。
古人认为胃脘处在心下,歧骨(剑突)下的部位为心窝部,在这个部位发生的疼痛,即为心下痛,心口痛、心窝痛、也称心痛。
后世很多医家认识到胃与心的解剖部位完全不同,故又把胃痛与心痛区别开来。
如《医学正传》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
为了把两者区别开来,把心脏疾病引起的心痛,称为“真心痛”,特别是“心痛彻背”,严重者还可伴有出冷汗、手足口唇青紫、胸闷气短等症。困此,胃脘痛与真心痛在疾病的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胃痛虽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但为常见的疾病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由于这两种疾病是一个慢性发展的反复波动、迁延难愈或易复发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