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踝管综合征
当前位置: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养生百科 > 外科疾病
对于脚部来说,踝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位,如果它出了问题,也会有多种脚部问题随之出现。那么你知道踝管综合征吗?它有哪些病因呢?患上踝管综合征,该如何治疗呢?下文为你一一讲解。
踝管综合征
踝管又称跖管,位于踝关节内侧,是小腿后面与足底深部蜂窝组织间的骨纤维组织所形成的一条管道。它的浅面为跨于足内踝和跟骨结节之间的分裂韧带,深部为跟骨、距骨和关节囊。踝管内,由前外向后内依次为胫后肌腱、趾长屈肌腱、拇长屈肌腱和胫后神经及胫后动、静脉通过。胫神经在出跖管时,于分裂韧带深分分为足底内侧神经与足低外侧神经,两终支入足底,肌支支配诸肌,皮支分布于足底的皮肤。
踝管综合征的病因
1.先天性因素:外展肌肥大以及副外展肌跟骨外翻畸形、扁平足等都可使跖管的实用容积减小,从而引起胫神经卡压。
2.跟骨及踝部骨折:如复位不良、畸形愈合亦可使跖管容积减小。另外跖管的基底部不光滑可产生压迫、摩擦而伤及胫神经。
3.慢性损伤:从事强体力劳动者长跑运动员以及踝关节频繁高强度跖屈背伸者,肌腱滑动增多、摩擦增强,可引起腱鞘炎、腱鞘充血水肿,加之屈肌支持带相应增厚,跖管伸缩性减小,其内压力增高可压迫胫神经并影响其血供,产生神经功能障碍。另外,类风湿关节炎、老年骨关节病等患者皆可形成增生的骨赘,骨赘突入跖管亦可使胫神经受压。
4.跖管内部因素:腱鞘囊肿、脂肪瘤、曲张的静脉亦可引起胫神经卡压。
5.其他: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妊娠、大隐静脉及小隐静脉曲张等。
踝管综合征的表现
本症的初期症状是站立或行走过久时,内踝后部疼痛不适,休息后即可缓解。随着病情的加重,上述症状反复出现,发作时间逐渐延长,病人有跟骨内侧与足底麻木或蚁行感。严重者,可出现足趾皮肤干燥、发亮,汗毛脱落与足部肌肉萎缩等。
检查时,用手轻叩内踝后方,足底部针刺感加剧。足极度背伸时,症状亦可加重。X线拍片检查,部分病例可提示距、跟骨内侧骨赘形成。
依据其病史、症状、体征,可做出诊断。
1.原则: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2.施术部位:以踝管部为主,小腿后侧和足部为辅。
3.取穴:承筋、承山、阴陵泉、三阴交、太溪、照海、水泉、然谷。
4.施术手法:推、按、揉、拨、擦、动。
5.时间与刺激量:每次治疗时间十到十五分钟为宜;刺激量,以病人能耐受为度。
6.手法操作(分以下三个步骤)
(1)推揉小腿踝管法:病人俯卧位。术者立于伤侧,双手自小腿内后侧交替推至踝管下部数十次;继之,双手拇指或多指揉上述路线数分钟,重点在踝管部。
(2)拨擦踝管按穴法:接上法。术者一手托握足部,另手拇指或食、中指拨踝管及其踝管内所通过的神经、肌腱1到3分钟;然后用大鱼际或小鱼际部擦踝管2分钟;拇指按压承筋、承山、阴陵泉、三阴交、太溪、照海等穴,各半分钟。
(3)托握足部牵动法:病人仰卧位。术者立于床头,双手托握足部,牵拉踝关节1分钟;继之,在牵引姿势下左、右摇转踝关节各十数次,并将踝关节背伸、跖屈、内翻、外翻活动数次。
注意事项
1.勿使踝关节重复扭伤动作,注意局部保暖,可配合患部热敷或熏洗。
2.治疗期间症状严重者,可适当减少踝关节的主动活动。
3.保守疗法无效者,可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结语:通过小编上文对于踝管综合征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它的病因和症状都有一定的了解了,通过手法来按摩还是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的,同时要注意患处的保暖。
养生加油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