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症状 怎么治疗恐惧症效果好

  现在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很多的人不知不觉患上了各种心理疾病,你们知道恐惧症症状都有哪些吗?恐惧症的自我治疗都有哪些呢,今天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究竟恐惧症有哪些症状,平时该怎么治疗效果才好呢?

  恐惧症的临床表现

  恐惧症患者对特殊的物体、活动或情景产生强烈的惧怕为特征。恐惧症状的共同特征是:①某种客体或情景常引起强烈的恐惧;②恐惧时常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症状,如头晕、晕倒、心悸、心慌、战粟、出汗等;③对恐惧的客体或情景极力回避;④患者知道这种恐惧是过分的或不必要的,但不能控制;⑤在预计可能会遇到恐惧的客体或情景时便感到紧张不安。常见的临床类型有三种:场所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和单纯恐惧症。

  (一)场所恐惧症

  场所恐惧症以女性多见,病人多出身于稳定而且成员关系密切的家庭,母亲对病人的过分保护很常见,病前性格多害羞、被动、依赖、容易焦虑不安。病后对家属的依赖更加突出.外出需人陪伴,严重者不敢出门,长期困居家中。

  场所恐惧症的症状往往是复杂多样的,常常合并有其他内容的恐惧症,还常有惊恐发作和焦虑症,有些病人还合并有抑郁症状、癔症症状、强迫症状或人格解体。临床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惊恐发作,另种是有惊恐发作。

  1.场所恐惧症无惊恐发作

  这类患者在场所恐惧症状出现前和病程中从无惊恐发作。主要表现为:①害怕到人多拥挤的场所如会场、剧院、餐馆、菜市场、百货公司或排队等候;②害怕使用交通工具如乘坐汽车、火车、地铁、飞机等;③害怕单独离家外出,多单独留在家里;④害怕到空旷的场所如旷野或空旷的广场、公园。当患者进入这类场所或处于这种状态便感到紧张、不安,出现明显的头昏、心悸、胸闷、出汗等植物神经反应,严重时可出现人格解体体验或晕厥。由于患者有强烈的害怕、不安全感或痛苦体验,常随之出现回避行为。在有过一次或多次类似经历后常产生预期焦虑,每当患者遇到上述情况,便会感到焦虑紧张,极力回避或拒绝进入这类场所。在有人陪伴时,患者的恐惧可以减轻或消失。

  2.场所恐惧症有惊恐发作

  这类患者有以下表现:①场所恐惧症起病前从无惊恐发作,不在害怕的场所也无惊恐发作,只在经历害怕的场所或境遇时极度恐惧,达到惊恐发作的诊断标准。回避害怕的场所或境遇,或恐怖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惊恐发作便会停止。这种情况场所恐惧症是原发病,惊恐发作属继发反应。②场所恐惧症起病前经历过一次或多次惊恐发作,害怕单独出门或单独留在家里,担心自己出现惊恐发作时无亲友在身旁救助,如果有人陪伴便可消除担心。在惊恐障碍得到有效治疗后,场所恐惧症会逐渐消失,这类病例的原发病是惊恐障碍,场所恐惧为继发症状。③场所恐惧和惊恐发作见于同一患者,患者既在人多拥挤的场合感到紧张不安,在一般情况下也有惊恐发作。

  (二)社交恐惧症

  以害怕与人交往或当众说话,担心在别人面前出丑或处于难堪的境况,因而尽力回避为特征的一种恐惧障碍。常起病于少年或成年早期,常为隐渐起病,无明显诱因。也有在一次羞辱的社交经历后急性起病者。多见于女性。主要表现为害怕处于众目睽睽的场合,大家注视自己。害怕当众出丑,使自己处于难堪的地步,因而害怕当众说话或表演,害怕去公共厕所解便,当众写字时控制不住手发抖,或在社交场合结结巴巴不能作答。害怕见人脸红,被别人看到,因而揣揣不安者称赤面恐怖症,而实际上病人并不容易脸红。害怕与别人对视,怕看别人的眼睛,怕人家看出他表情不自然,或感到别人的目光很凶恶。或惧怕别人的眼光,认为对方看出了他内心的隐私,而不敢与人对视。或自认为眼腈的余光在窥视别人,因而惶恐不安者,称为对视恐惧症。所谓余光,指注视某人或某物时,觉得自己控制不住地同时也在看另一物或另一人。病人的痛苦在于,他必须使自己的眼光像焦点一样集中于某人或某物,而不允许其他人或物进入他的视野,但是他做不到。还有的极个别病人害怕自己的跟光会伤害别人。害怕在公共场所遇见陌生人或熟悉的人者,称为对人恐惧症。害怕与异性相遇者,称异性恐惧症。大多数社交恐惧症患者只对一种或几种社会交往或当众表演感到恐惧,称特殊社交恐惧症。一般情况下可以完全没有症状,其焦虑症状只在担心会遇到害怕的社交场合(预期焦虑)或已经进入害怕情景才会出现。此时患者感到不同程度的紧张、不安和恐惧,常伴有脸红、出汗和口干等植物神经症状,其中以害羞脸红是社交恐惧突出的表现。严重的社交恐惧者,极度紧张时可诱发惊恐发作。害怕社交场合十分广泛的病例,称广泛社交恐惧症,这类患者常害怕出门,不敢与人交往,甚至长期脱离社会生活,无法工作。

恐惧症症状 恐惧症的自我治疗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香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配菜。经常可以看到煮...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鼻炎相信很多的人都不陌生吧。鼻炎的反复发作是否给...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现在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三高人群也逐渐的扩大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