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化
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
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巴人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间,大自然的熏陶、险恶的环境,练就一种顽强、坚韧和剽悍的性格,因此巴人以勇猛、善战而称。
巴人的军队参加周武王讨伐商(殷)纣王战争,总是一边唱着进军的歌谣,一边跳着冲锋的舞蹈,勇往直前,古代典籍之“武王伐纣,前歌后舞”。
古代巴族能歌善舞,其歌舞内容主要是从“战舞”发展演变而成的巴渝舞,后来逐步成为一种专供表演的宫廷舞蹈。巴渝舞是集体舞蹈,它刚劲有力,富有气势,到了汉代,巴渝舞被列为宫廷宴乐,在宫廷庆典时进行演示。
重庆的山歌民谣中各种类型的劳动号子丰富多彩,三峡纤夫与险滩恶水搏斗高唱“川江号子”,打石头有“石工号子”,抬滑竿的有“报路号子”。
自古以来巴人又喜欢“摆龙门阵”(讲故事),民间口头文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直至今日喜欢“摆龙门阵”依然是重庆民间文学的一大特色。
陪都文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随着国民政府迁渝,重庆成了中华民国的战时首都。
成为内迁学校的集中地,大批有志于民族复兴、抗日救亡的青年学子纷至沓来,一大批的教育家、学者来渝执教。
众多文化艺术界名流也来渝工作定居,诸如张大千、胡适、傅斯年、林语堂、钱穆、梁实秋、郭沫若、柳亚子、马寅初、陶行知、梁漱溟、徐悲鸿、老舍等,使陪都文化兴盛一时,重庆成为了当时西南地区的文化教育中心。
而学府云集的重庆文化区沙坪坝成为当时大后方的“文化坝”。从这里培育出了大批人才,如丁肇中、朱光亚、周光召、邹家华、茅于轼、吴敬琏、丁雪松、王家声等。
陪都文化也成为重庆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块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