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卷洞
善卷洞集溶洞观光、生态旅游、宗教朝拜、休闲娱乐和陶、茶文化等为一体,附近山青水秀,风光旖旎,与比利时之汉人洞、法兰西之里昂洞称为世界三大奇洞。
善卷洞是的石灰岩溶奇洞,雄伟壮观,奇异天成。全洞分上、中、下、后四洞,洞洞奇异而相通,各成层面,宛如一幢石雕大楼,三国时称“石室”。这里从古到今游人如织,历代名贤雅士、文人墨客留下了一篇篇千古绝唱的诗文石刻。
无锡不但景色美丽,哪里的特产更是十分美味以及美丽的,吸引着无数的游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几个具有特色的无锡特产吧!
1、无锡油面筋
无锡油面筋历史悠久,制作精湛,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超过外地同类产品,成为无锡的一大特产。无锡油面筋泽金黄,表面光滑,味香性脆,吃起来鲜美可口,含有很高的维生素与蛋白质,如果塞进肉馅烧煮,更是别具风格。
无锡油面筋的生产始于清乾隆时代(18世纪中叶),至今已有230多年历史。当初的制法是将筛过的麸皮加盐水用人力踏成生麸(又称面筋),再将生麸捏成块状,投入沸油锅内煎炸,成为球形中空的油面筋。清水油面筋的称呼在清代末年(19世纪中期)出现,第一家挂出“清水油面筋”招牌的是笆斗弄的马成茂面筋店。
2、无锡“肉骨头”
无锡“肉骨头”的历史有100多年。无锡肉骨头其实根本不是“骨头”,而是挑选近肋骨处的精肉连同肋骨一起烧成。作料有茴香、酱油、陈酒,烧煮时必须用面粉将锅沿封住,用文火烧,烧至喷香酥烂,出锅前用冰糖收膏。其肉汁甜香成糊状,俗称“老汁”。出售肉骨头时,将老汁浇在熟肉上,使汁与肉拌和。无锡肉骨头色、香、味俱佳,看来酱红色,闻时浓香扑鼻,吃进口油而不腻、烂而不糊、甜咸适中。
无锡肉骨头分为南北两派,南派以三凤桥肉庄为代表,北派以陆稿荐肉庄为代表。南派用笼圈垫锅,紧汤烧煮;北派使用木接口宽汤烧煮,用菱粉收汤。目前烧煮排骨较的店家有三凤桥肉庄、陆稿荐肉庄、裕兴肉店、老三珍肉店等。
无锡排骨:无锡酱排骨色泽酱红,酥香入香,甜咸适中,腴而不肥。该菜已有百余年历史,享誉海内外。 一九八二年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在无锡拍摄了酱排骨的烧制销售情况。
3、大浮杨梅
大浮杨梅色泽乌紫,核小肉厚,汁多味甜,还具有和五脏、涤肠胃、止渴除烦等保健作用。除鲜食外,现已生产蜜饯和罐头,远销各地。
大浮杨梅:大浮杨梅产于市郊大浮山、马迹山。有近千年栽培史。
江南是杨梅的发源地,古时称杨梅为“吴越佳果”。大浮杨梅肉厚核小,酸甜可口,品种有乌梅、白荔枝、大叶细蒂等十多个种类。成果有止渴开胃、益气生津等功效。无锡人还喜食“酒浸杨梅”。以杨梅浸酒,兑少量红糖,可去湿、止泻、消暑、御寒。
马迹山素有“江南果篮”之称,盛产优质杨梅。有数百年栽培史,有殿山、潭东、炭团、雪桃等十多种佳种。檀溪、盘龙两湾的乌梅尤为上品,列为皇家贡品。现全山有杨梅二千余里,年产量达万担。
4、惠山泥人
惠山泥人以惠山脚下特有的细腻洁净、可塑性特强的黑泥做成坯子后再加以彩绘而成,其造型逼真,色彩鲜艳,是馈赠亲友、宾客上佳的旅游纪念品。
惠山泥人是我国的传统名间艺术,已有400多年历史,起源于无锡惠山山麓,故名“惠山泥人”。
蜚声中外的惠山泥人,始于南朝,盛于明代,距今已有千余年历。惠山泥人题材丰富,技艺精 湛,惟妙惟肖,雅俗共赏。产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手捏泥人,构思隽妙,做工精细,郭沫若先生赞其"人物无古今,须臾出手中",属泥人精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另一类为泥人、石膏工艺品,用模具成批生产,量大、价廉。惠山泥人既可作案头摆设,点缀环境,又是馈赠亲友之高尚礼品。
5、宜兴陶瓷
宜兴陶瓷有“五朵金花”:紫砂陶、均陶,青瓷,精陶和彩釉细陶,紫砂茶壶多次在国际博览会获奖,用它沏茶,香味浓郁,色泽清新,特别暑天泡茶隔夜不馊,紫砂花盆栽花不易烂根,生长茂盛,壶、盆造型古朴、端庄质朴、颇具民族风格,受到国内外一致赞赏。均釉陶台、陶登、釉彩绚丽,获部、省优质产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