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有云: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其不仅说明胆气与人的免疫力相关,还说明胆气与人的气魄、决断密切联系,即胆有多清,脑便有多清。作为六腑之一,胆不仅与肝相通,还关乎一个人的思维决断、 脾胃消化能力等。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只有胆汁分泌正常,其他各腑脏的运行才能够平衡,从而保证机体的气血运行通畅。本文即以胆为主体,论述胆在中医养生中的重要性。
六腑之胆
胆是六腑之一,与五脏中的肝相通,并与肝相连,有浓缩、储存、排泄胆汁的作用,其对应五行中的木。胆汁,味苦(有呕吐经历的人后都会口苦,就是胆汁被吐了出来),呈黄绿色,可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我们常说肝胆相照,其实胆汁即是由肝的精气所化,且胆汁的排泄必须依赖肝的疏泄功能。此外,五脏六腑环环相扣,相互关联,如果肝气郁结,则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进而导致胆汁排泄不畅,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有所阻滞,从而影响脾胃的小孩功能。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胆子大、胆子小等,这就属于胆气问题。在中医学中,胆主决断,属思维范畴。胆具有判断、分析、决定的作用。在现代临床医学中,我们知道人体对外界从感应到反应要通过整个神经系统来完成。但是在中医中,五脏六腑则与情志相关。正因为肝胆相照、相连,所以肝胆相互依附, 肝主谋虑,胆主决断,二者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着精神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从而维持各腑脏直接的平衡关系,并保障气血的正常运行。
胆与消化的关系
中医有云: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脾胃的正常运行亦取决于胆气的生发。我们都知道,脾主运化、主统血、主肉;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即人的脾胃与机体的消化密切相关。
在脾胃运化的过程中,胆汁的排泄顺达是脾胃功能健旺的保证,《东医宝鉴》中提到: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即胆汁是由肝之精气所化,贮存于胆。肝促进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实现就是通过协调脾胃的气机升降,分泌和排泄胆汁而实现的,只有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胆汁排泄顺达,脾胃运化功能才能健旺。
一般来说,胆气旺,胆汁分泌就会旺盛,脾胃升降就会循而有序,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就会强健,人体各腑脏的运行便会相互平衡,人体的气血也就会调和。
对于一些脾胃不好,症状常表现为完谷不化、食后易泻,腹胀、便多、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面色发黄、神疲易怠、易长痘的患者,一定要养胆、保护好胆。尤其现代很多上班族,早上常常忽略早饭,长此以往便会因空腹时间较长,致使胆汁分泌减少,从而影响胆的正常功能。
胆与决断的关系
你胆子小吗?你做事易犹豫吗?胆除了与消化相关,还主决断,这隶属于思维的范畴。在中医中,一般认为子时,即晚上23点至凌晨1点,胆经旺,这个时间段是胆活动强的时刻,胆汁一般在此时完成新陈代谢。所以,进入子时,人体应处于入眠状态。我们常说“胆有多清,脑便有多清”,即胆的功能越强,大脑的决断能力就会越强。反之,若长期熬夜,子时不能入眠,胆汁的新陈代谢就无法高效、正常的进行,人体次日便会头昏脑涨、面色青白,工作效率急剧下降,即无法快速决断,有些人还会呈现出“胆怯”现象。
结语: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有多旺,人体的免疫力就会有多强。如今,很多人常因饮食不节、饮食不规律、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导致胆的功能受阻,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身体不爽,甚至导致胆囊病、胆结石的发生。通过此文,希望各位朋友能够充分认识六腑之胆,并在平时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爱胆、护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