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降低患癌症风险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为细胞DNA的合成保驾护航,使癌症基因失去活性,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
需要提醒的是,虽然叶酸对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但是摄入过多会使患癌风险不降反增。
通常我们每天从食物中获取的叶酸约300微克,要起到预防效果,老年人好额外补充200微克。
1、铁
调查显示,我国各类人群的平均贫血率是20.1%,而老年人群的贫血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和缺铁有一定关系。长期缺铁和贫血会导致老人虚弱无力、抗病能力下降、大脑容易疲劳、记忆力减退等问题。
2、锌
细心的子女会发现,父母年老后做的菜越来越咸,这和老人味觉退化有关,而适当补锌可以提升味觉。
日本大学医学部调查发现,60~65岁的味觉障碍者中,28%血液里锌含量不足,而通过补锌,70%的人症状得到改善。因此,味觉不好、食欲不振的老人可以到医院检测体内锌含量,如果确实缺锌要及时补充。
3、蛋白质
老年人蛋白质合成能力降低,利用率也低,因此需要注意补充。调查显示,在我国农村地区,老年人优质蛋白质摄入明显不足。
一般来说,蛋白质主要分两类,鸡蛋、牛奶、鱼、虾、瘦肉等是动物蛋白质的来源,大豆、坚果、谷类等食物则是植物蛋白质的来源。
值得推荐的是,鸡蛋中蛋白质利用价值较好,但因蛋黄含胆固醇较高,比较适合不需限制胆固醇摄入的老人。吃鸡蛋时好做成蛋羹,每天1~2个为宜。而胆固醇水平高的老人,可以适当多吃鱼肉,还能补充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有助降低胆固醇。
4、钙
钙不仅影响骨骼健康,还对心血管、内分泌、神经、肌肉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老年人对钙的需求较高,但调查显示,我国老人每天每人的钙摄入量仅在500毫克左右,仅为推荐量的一半。
长期缺钙的老人更容易出现关节疼痛、身高变矮、食欲减退、失眠多梦等问题。因此,老人应该定期监测骨密度,并注意补钙。
总结:老人适当的补充叶酸可以达到预防贫血、老年痴呆症以及癌症的作用,还能降低脑卒中发生的概率。因此老人在平时可以考虑多补充一点叶酸,让身体更加健康。除了叶酸之外,还应该注意补钙、补蛋白质和锌、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