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豆类食物
晚餐中可以加入豆腐、豆皮、豆芽、黄豆等豆类食物。黄豆中含有的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植物类雌激素,可以发挥部分雌激素的作用,对于改善卵巢功能衰退有所帮助。
三、足浴:温暖养生
上床睡觉之前,好泡个足浴,根据足底反射理论,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反射区,足部的60余个穴位与五脏六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水的热力,再加上相应药物的刺激,就能够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调整脏腑的功能,而有利于身体健康。
每晚临睡前,在足浴桶中倒入2500ml~3000ml温水,再倒入200ml中药液,水温45℃左右,以感觉不烫为宜。双足浸没于药液中,相互搓摩,如水温下降要不断添加热水,保持温热感,浴足30分钟。
助眠配方
取丹参30克、香附10克、酸枣仁20克、黄连6克、肉桂16克、夜交藤15克、合欢皮15克、茯神15克组成足浴配方,煎成200ml浓缩药液。
缓解痛经配方
取益母草、香附、乳香、没药、夏枯草各20克,水煎煮两次过滤取汁,在月经前一周每天晚上浴足。连续两个月经周期,可以有效缓解痛经。
四、调息打坐:放松养生
中医养生讲究顺应自然界的趋势,早晨宜做相对剧烈的运动,以激发人体的阳气,晚上要做相对缓和的运动,以顺应安静内敛的趋势。所以,晚上适合做调息打坐,养生家对于用呼吸来调节心境非常注重,有着古老的渊源,不论是佛家的调息,道家的吐纳,瑜伽的呼吸术都属此类。
调息打坐,可双向调节血压,加大肺活量,延缓动脉硬化,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尤其是可以通过呼吸和意念的自我调控,增强神经内分泌功能,促进免疫物质的活性,增强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调息打坐要诀
1.姿势:端坐,头部与上身保持端正,头颈不后仰前俯,胸部自然挺直,腰部不弯不挺;沉肩垂肘,双手掌分放于大腿上,肘关节自然弯曲,以舒适为宜;双下肢自然分开。膝关节自然屈曲成90°;双脚平行轻踏地面,与双肩距离相等。
2.意念:集中精神,排除杂念,自然呼吸。然后有意识地使身体各部位放松,如默念头部放松了、脖子放松了、胳膊放松了……并使精神集中,全身关节肌肉松弛,心情轻松愉快。
特别提醒
1、练功前要休息15~30分钟,停止工作、学习和有意识的思维活动,并使情绪稳定。
2、将纽扣、衣领、腰带、鞋带和过于紧束的内衣放松。
3、不饥也不过饱,并排空二便。
4、要注意保暖和避免过于炎热,尽量选择安静的地方练功。
5、每次练功时间不超过30分钟。练功后休息15分钟。
五、艾灸:专业养生
艾灸,是中国古老的医术之一。养生家认为艾灸能提升阳气,阳气又称正气,有保护身体的作用,因此经常艾灸身体就会健康。而且艾灸所用的艾草是辛温的药性,“辛”能驱寒,“温”能扩张血管,让气血流通更加通畅。
艾灸时,可以直接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进行熏灸,也可以使用灸器,将艾绒或艾炷插入其中熏灸。将艾条点燃后,放于距离皮肤约2厘米处,以皮肤感觉温热、但不烫为度。每次艾灸10分钟,每天艾灸一次,会有温热的感觉自后背部向全身散布。艾灸不必过于关注认穴的准确性,热力有发散的作用,穴位偏了也没关系,只要在穴位周围温灸就可以。
养生穴位
1.预防感冒,灸大椎穴。位于低头时在后颈部可以摸到突起的骨头下。对全身怕冷、预防冬季感冒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2.调理气血,灸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要穴,长期施灸可使人元气充足,具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能调治泌尿生殖系统的各种病症。
3.调理胃病,灸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灸疗对胃部疾病的症状均有非常好的效果。
4.强身防病,灸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经常灸疗足三里穴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驱邪防病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