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所谓肠中风其实就是急性缺血性肠病的俗称。老年人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的,不仅在心脏及脑血管中发生,就是在腹腔内,动脉血管也在潜移默化地硬化着,尤其是腹腔内的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这两根血管是供给肠道血液的重要命脉。
如果这两根血管因硬化严重,被血栓阻塞,导致肠道血液流灌不足,就会使某段肠道因缺血而发生溃烂、坏死、出血,这就是发生了“肠中风”。在临床上表现为缺血性结肠炎。
肠中风的症状
一般肠中风发作前都有一些征兆,如饭后常有饱胀感,上腹不适或隐隐作痛,每次持续一两个小时;摄入脂肪过多或饱餐后症状加重,持续时间也较长。
“肠中风”时腹痛的性质就好像肚子被什么人的手紧紧抓住那样,这种腹痛和便血现象有时可以自行缓解,但又会反复发作,病情迁延数月甚至更长。
除腹痛外还可能有恶心、呕吐、腹泻、便秘、日渐消瘦。偶因过度劳累、剧烈运动、饱食、情绪波动,则可诱发腹腔动脉急性痉挛,造成肠子严重缺血。
此症用药物不能根治,必要时只有考虑将缺血的那段肠子做手术切除。缺血性结肠炎大多发生在高龄老人中,约占91%,而且缺血的肠段大多数位于左半结肠,所以,病人会解出鲜红色粪便。
造成肠中风的原因绝大多数是动脉粥状硬化。硬化的动脉会变窄,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良,使血压变得不稳定时,血栓就可能突然形成。
若出现在肠道,肠子血管就容易塞住,导致急性肠坏死,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也可由急性心肌梗死、心房纤颤、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等引发。
肠中风的典型症状是急性剧烈性腹部绞痛和便血,与腹部体征不相称。肠中风发生时,病人腹部急性剧痛,就好像肚子被什么人的手紧紧抓住一样,并排出鲜红色粪便。
这种现象有时可以自行缓解,但又会反复发作。
特别是有明显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由于突发腹腔动脉、尤其是肠系膜动脉痉挛。
甚或血栓形成,使小肠、结肠的血液和氧供应严重不足或中断,如不及时救治,可导致急性肠坏死,患者出现休克状态。因此,出现上述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本期嘉宾介绍
女,医学博士,副教授,中华消化病学会青年委员,中华消化病学会肿瘤学组委员,亚洲神经胃肠动力协会(ANMA)成员。
1991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之后一直从事消化系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先后赴国、内外医院学习深造,具备较高的医疗技术水平,能独立解决疑难病症及危重病人的抢救,擅长功能性胃肠病及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治,小肠镜,共聚焦显微内镜及内镜下治疗。2006-2007年赴美国西北大学深造,2010年赴日本昭和大学国际胃肠内镜研修中心学习,临床业务水平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同时担当本专业科研及教学骨干力量。
个人成就
主持并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SCI论著5篇及国内核心杂志论文多篇,学术水平得到广泛认可并获多项奖励。从医多年一贯优秀的医德和品质也受到同行和患者的好评。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山东电视台,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预防
一要像预防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那样,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平日做到膳食合理,少吃动物性脂肪,不暴饮暴食,戒烟少酒,控制体重,适度体力活动,情绪开朗,尽可能减少诱因。
二要加强对肠中风的预防意识,如近期经常自觉饭后腹胀、隐痛、不适,服用消化药无效,且反复发生,体重呈下降趋势,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采取必要措施,控制急性肠缺血发作。
三要经常检查血脂成分、血液流变等项目,尤其是血小板的电泳。
如果已发生心房颤动,就必须控制心室率,使平静时心率在每分钟60-70次;如果出现心动过速,立即配合心脏病药物如地戈辛以减少血栓脱落的危险因素。
反复间歇腹痛的便血老年人,应做一次选择性血管造影,了解缺血的部位、范围,在身体状况好的时候,请外科医生有选择地切除病变的肠段,以免一旦大量出血而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