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是夏季的开始,大自然的美丽也吸引了人们外出,在我国古代有“游伏”的习俗。在每年夏天农历初伏的第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扶老携幼,出门游玩,欣赏大自然的山花野草。因为“伏”字和“福”字同音,“游伏”,也就是“游福”,就是“有福”的寓意。
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
小暑前后,华南西部进入暴雨多季节,常年7、8两月的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发,甚至引起泥石流。但在华南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与农业丰歉关系很大,必须及早分别采取措施,尽量减轻危害。
小暑前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亦须注意预防。
从资料上看除青海、甘肃、山西、内蒙、安徽的大部分地区,7月的极端高气温相对多数出现在大暑外,大多数省份的极端高气温都出现在小暑期间。在全国32个省市直瞎市(台湾)中,绝大多数地区,7月的平均气温比8月要高,7月是全年之中的热月,处在7月之中的小暑实际上很热。
绿树浓荫,时至小暑。南方地区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度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未到热的时候。常年7月中旬,华南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度,这对杂交水稻抽穗扬花不利。除了事先在作布局上应该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外,已经栽插的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华南初春时节景象。
结语:上文已经为大家介绍了小暑的习俗,我们现在应该知道到了小暑的时候,民间会举行什么活动迎接小暑的到来了。小暑节气天气炎热,此时大家应该要注意防暑,也要饮食清淡,一定不能在中午的时候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