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冬俗
《周礼春官·神仕》中记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冬至一般是每年阳历的12月21日左右,冬至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个地方都有自己传统的庆祝方式。我国北方冬至的这一天都要吃饺子,而在南方则有吃汤圆的习俗,而在山东则有喝羊肉汤的习俗这寓意着驱寒保暖。各地庆祝方式虽然是不同的,但都大同小异,寓意也都是为了讨个好的彩头,日子会越来越好。
冬至过节开始于汉代,盛于唐宋,相传到现在,《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这一天是十分重视的,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人类的福气。
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在这一天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在这一天官府成员都会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意味着这一天朝廷官员上下都是要休息的,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古人认为,随着冬至的即将到来,从这一天开始白天就回来时慢慢变长,夜晚就会开始慢慢变短,也就意味着春天就快要到来了。从地理学的角度上来说,冬至的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种的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
这一天是北半球得到阳光少的时间,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天达到短,并且越往北白天就会越短。
结语:上文已经为大家介绍了冬至的习俗,我们现在应该知道到了冬至的时候,人们需要做哪些仪式来庆祝冬至的到来了。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它存在的时间也非常长,从古至今有很多的习俗流传下来,不过冬至的时候也要注意做好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