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速
特别是在进行周末的长距离训练时,速度不要过快,以免体力提前耗尽影响训练质量。往精确了说,比马拉松比赛配速每公里慢分钟左右是比较合适的。不过对于准备首马的跑者来说,既然从来没有跑过马拉松,那么很可能不太清楚自己合适的马拉松配速应该是多少。
不用担心,在跑长距离的时候,维持自己觉得舒服的速度,开跑之后以可以轻松和同伴谈话为准即可,随着距离的增加,或许难以全程都能轻松聊天,这也没关系,后半程能保持同样的速度完成训练里程就是胜利。
跑走结合
以村上春树为代表的严肃跑者,总以全程“一步不走”为荣。诚然,跑下全程是个壮举,但是为了安全顺利完成首个全程马拉松,跑走结合绝对是个靠谱的策略。在长距离训练时,如果在里程后半觉得跑不动了,可以试试每跑5分钟走1分钟调整,或是跑1公里走500米调整,重要的是不要停步,一直向前。另外,在赛场上,中途喝水的时候也需要慢下来步行。
交叉训练
在初级训练计划中,周末第二天安排的是交叉训练。首先,什么是交叉训练?在跑步之外,其他类型的运动,有助于巩固肌肉、心肺的水平状态,都可以算作交叉训练。比较推荐的有游泳、自行车。不太推荐对抗性较强的球类运动,容易导致受伤。
力量训练、速度训练、模拟测试赛等等进阶内容,对于准备首马的选手了解一下没有坏处,但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切不可盲目上量,超过身体承受能力而受伤的话,就得不偿失了。
跑步日志
写跑步日志,记录每天训练的里程、时间,如果愿意的话还可以加上线路、跑鞋、训练感受等等内容。记忆总是会随着时间逐渐模糊,所以跑后立刻记录下来很重要。在每周、每个月的训练计划告一段落时,回头翻看当时的跑步记录,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
10%法则
遵循“10%法则”,每周跑量增加不要超过前一周的10%,给身体充分的时间来适应逐渐增加的运动量,可以有效降低受伤的风险。每三到四周给自己留出一个“减量”期。不要连续不断一直增加每周的跑量,“减量”期和“10%法则”一样能够让你尽可能低远离伤痛。减量后的周跑量大约控制在前一周的50%-80%的里程即可。
训练间隔
马拉松新手不用天天都跑,每周跑3-4次即可保持状态。其中包括一次长距离,两次距离稍短一些的轻松跑,以及一次速度训练(可选)。长距离跑和有一定强度的速度跑前后要留出充足的回复时间,安排轻松跑或跑休,不要连续高强度训练。
心率监测
有条件的话,在跑步时进行心率监测,了解一些心率训练法。把每次的数据记录在跑步日志里,经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对自己平时的心率状态有一个精确的把控。如果发现某天跑步时下自己的心率明显比平时高,那就说明近练的比较狠,身体需要休息。
力量训练
每周增加1-2次力量训练,例如健身房器械、瑜伽、普拉提等,通过这些练习可以增强自己的无氧运动和身体协调能力。重要的是,通过运动认识自己,学会倾听身体的发出的声音。如果身体感到疲惫,就休息;如果感到训练太累,就减量。要记住,健康永远排在第一位。
马拉松注意事项
心理准备
对于马拉松这类的耐力项目而言,心理准备永远比身体准备要重要。大家都知道马拉松难,但是大部分参加过马拉松的人都表示真正的比赛情况会比预想的更难。在比赛前做好心理准备是顺利完成且享受比赛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