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乙级联赛
中国足球乙级联赛(Chinese Football Association Second League (C2L)),是中国足球协会下属的第三级别的联赛。目前的赛制开始于中国足协2003年底推行的中国联赛赛制改革,位列中超、中甲之后,改革后的中乙联赛于2004年开始首个赛季,不设降级制度。从2011年开始中乙联赛除职业足球俱乐部之外,还允许各省市区的全运会球队参加比赛。
其前身是1956年举办的全国足球乙级队联赛(简称乙级联赛,有间断),当时是作为第二级联赛,1989年开始作为第三级联赛至今。1994年开始职业化,2004年改组为中国足球协会乙级联赛并完全成为职业联赛,2011年中乙联赛退出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系统成为业余联赛。作为中国足球低级足球联赛中乙联赛不设降级制度,和中国足球协会业余联赛无升降级关系。中乙联赛参赛队不允许引进外援,另外在年龄上也要求25岁以上球员每队不能超过5人。
发展
1956年原全国足球联赛杯划分为甲级和乙级,全国足球乙级队联赛即作为次级联赛诞生,此后数度停办或取消(59和93年因全运会暂停,65-72年因文革暂停,61-63年和73-77年和甲级联赛合并进行),1978年复办并延续至今。1989年全国足球甲级队(B组)联赛创建后与原丙级联赛合并成为了第三级联赛。1994年中国足球联赛职业化后也开始职业化。2004年联赛改革后被改组为中国足球协会乙级联赛(简称乙级联赛)。
沿革
专业足球时期的乙级联赛始自1956年,位于甲级联赛之下,为中国足球第二级联赛。1989年,甲级联赛分为甲A联赛和甲B联赛2组,乙级联赛成为第三级联赛。1994年实行职业化改革,2004年改制为目前赛制。
历史上下列年度未举行乙级联赛:
1959年,因第一届全运会,联赛暂停。
1961年-1963年,和甲级联赛合并举行。
1967年-1972年,因文化大革命,联赛暂停。
1973年-1977年,和甲级联赛合并举行。
1993年,因第七届全运会,联赛暂停。
专业联赛时期(1956-1992年,有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