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挑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现在很多孩子在吃饭的时候情绪都不是很高,因为很多孩子喜欢吃零食,对于主食貌似没有多大的“兴趣”。孩子挑食家长也是有错的,如果你的孩子挑食的话,大家好做好教育的工作,不要让挑食给孩子的健康带来“威胁”!
病从口入,这个说法是非常正确的。现在大家都喜欢吃路边摊上的食物,感觉味道很好。每次出门逛街的时候,总是要吃一些路边摊的食物,其实很多路边摊上的食物是很不卫生的,大家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贪吃”伤害了身体的健康!
“病从口入”
三国时期,神医华佗经常深入民间为百姓看病。有一次,华佗背着药囊正走到一个乡村集市上,忽见一个中年男子蹲在地上,手捧下腹,面露痛苦状。华佗打开药囊,拿出一小包药,倒在碗里用水化开,让病人喝下。不一会儿,只见那个病人躬着腰,叉着腿,“哇哇”地吐出一大堆两头尖、尺把长的虫子,还不住地盘卷蠕动,数了数,有20多条。吐完后病人的腹痛顿时消失了。他对华佗万分感谢,并询问自己得了什么病,华佗告诉他:“你得的病叫蛔虫病。”
提起蛔虫病,往往大家只想到腹痛,其实蛔虫病的表现有很多。我国曾对一例诊断为败血症死亡的女孩解剖,结果表明该女孩死于蛔虫病。她肝中有3条死蛔虫,右心有1条活蛔虫。蛔虫的头端从右心房穿过三尖瓣、右心室达肺动脉,尾部仍在右心房。肺部也有1条蛔虫,栓塞于肺动脉左右两支。蛔虫病被误诊的病例很多,曾经有一名女孩诊断为乙型脑炎死亡,而实际却是脑蛔虫病。当然,蛔虫病常见的症状还是腹痛,这是由于蛔虫寄居于肠道引起的。
如何传染的
蛔虫病的形成和饮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如果在饮食上面误食一些蛔虫的食物的话,就会产生蛔虫病。寄生虫寄生在人体里面,如果长期没有排出的话,人们就会感到肚子不舒服,因为寄生虫在人体活动就会造成腹部不舒服。
蛔虫病患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粪施肥,污染农作物和土壤;不讲文明的人随地解便污染地面;鸡、犬、蝇类携带蛔虫卵四处散播;食用被虫卵污染的蔬菜瓜果;接触被虫卵污染的泥土、蔬菜;经口吞入附在手指上的感染期蛔虫卵等。
症状与危害
蛔虫的幼虫和成虫均可致病,故蛔虫病通常分为幼虫期致病和成虫期致病。
1.幼虫期致病
自二期幼虫侵入人体肠壁开始,经肝、肺移行,发育至后在小肠内寄生,均可引起组织损伤,其中以肺病变更为明显。重度感染时,幼虫也可侵入甲状腺、脾、脑、肾等器官,引起异位损害。若通过胎盘,也可到胎儿体内寄生。
2.成虫期致病
肠蛔虫病绝大多数病例无任何症状。有症状者中儿童以腹痛为常见,常从大便中排出蛔虫或呕吐出蛔虫。儿童可引起神经症状,如惊厥、夜惊、磨牙、异食癖等。蛔虫病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可分别引起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胰腺炎、阑尾炎或蛔虫性肉芽肿等。胆道蛔虫症的主要症状是突发性右上腹绞痛,伴有恶心、呕吐等;如诊治不及时,可导致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炎,甚至胆管坏死、穿孔等。肠梗阻也是常见的并发症,是由于大量成虫扭结成团,堵塞肠管所致。国外曾报道一例 2岁女孩因感染大量蛔虫而死亡。尸检发现回肠内有蛔虫团块,导致肠扭转和肠坏死,检获908条虫体。
出现症状怎么办
蛔虫病是婴幼儿的常见疾病,可有以下特征:患儿吃得多,但容易饥饿,长不胖。有些患儿有偏食、异食表现,如爱吃石灰、泥土或报纸等。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逐渐消瘦。夜间睡眠不安,哭闹、磨牙、流口水等。但婴幼儿不善诉说病情,这就需要父母仔细观察婴幼儿,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如何自我防护
预防蛔虫病关键是要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严格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教育儿童勤剪指甲,不摸污物;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蔬菜瓜果要洗净;加强粪便管理,不要随地大小便;灭蝇防蝇除四害,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环境卫生。儿童集体单位(幼儿园、小学)是防控的重点,应当进行普查、普治,以保障儿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