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宝宝在挠耳朵时,妈妈们可能也没太当回事,觉得可能是耳朵进脏东西痒痒了。但要知道宝宝偶尔一次的挠耳朵是正常的,但如果经常性地挠,妈妈们就要注意了这可能是分泌性中耳炎的前兆。
急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有什么区别
急性的中耳炎,是因为耳朵里进了比较脏的东西,进而引起耳朵发痒、发炎、疼痛,外耳道流脓等症状,妈妈们可以通过外耳流脓判断宝宝得了中耳炎。但分泌性中耳炎就没那么容易被发现了。分泌性中耳炎主要特征是鼓室(介于外耳与内耳中间)积液和听力下降且非脓性中耳炎,积液以浆液性,可漏出或渗出,也可以以粘液形式存在。
什么会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1. 咽鼓管功能障碍
咽鼓管软骨的弹性比较差,当它处于负压的状态时,咽鼓管软骨段的管壁容易发生坍陷,咽鼓管堵塞,中耳开始负压,出现耳膜充血、肿胀,形成粘液造成鼓室(介于外耳与内耳中间)积液堵塞,成人和儿童都会有,但由于儿童的咽鼓管直径只有儿童的二分之一,鼓室口与咽口呈水平位置成成水平状,所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发生由于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的中耳炎。
2.感染|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呼吸道感染。研究发现,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是中耳的一种轻型或者低毒性的细菌感染的。
3.免疫反应
小儿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所以小儿更容易得分泌性中耳炎。
得了分泌性中耳炎的宝宝表现出来的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随着病程的发展,逐渐会有听力下降,感觉大耳朵闷闷的,还有轻微的耳鸣,孩子大点感觉耳朵不舒服会说出来,但对于不会说话的宝宝来说,他们会经常性地挠耳朵,用头蹭枕头,莫名的发烧和夜间轻微的打鼾。
在确诊得了分泌性中耳炎的时候,要确认是什么引起的,如果不是咽鼓管功能障碍,且没有出现听力的下降,可以先观察观察,因为小儿分泌性中耳炎部分病例是可以自愈的。如果听力有所下降,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药物治疗。但如果是咽鼓管功能造成的中耳炎,妈妈要及时到医院帮帮宝宝治疗,以免造成中耳炎病症严重,一旦影响到宝宝的听力就是大事了。
本篇文章版权归三九养生堂所有,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