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拳架强调走低架子、裆走下弧,整套拳架运动量很大,所要以求演练者要有很好的腰腿功夫。
石家庄的马虹先生是位知识分子,以中之躯从事陈
(照奎)氏拳修练,知认方面少迷惘,且前后八年追随照奎先生,是不可多得陈(照奎)氏太极拳传人。
马虹先生以近古稀的年龄,录像教学,一招一式弥足珍贵。欣赏马虹先生打拳,犹如品味一幅有书卷气的传统中国画,充满了古老的东方文化气息。
有人以为这套陈氏拳与陈氏架相比变化较大,如果把陈发科晚年所传拳架说为“定架”的话,陈照奎的这套拳可称之为“定架”的话,陈照奎的这套拳可称之为“新架”,但马虹说“陈老师认为这是不对的”。
马虹追随陈氏多年,定然不会妄语。据说陈照奎练拳,立身中正,拳势低沉;舒展紧凑,潇洒大方;阴阳转换,刚柔开合;配合巧妙,趣味天成。真是动如猛虎,静如处女;轻若流云,稳若泰山;似彩球滚动,似蟒蛇翻腾。惜哉,一代宗师之绝艺,今日已不复再见矣!
五、从1928年至1957年,陈发科在北京传拳近30年。北京是人杰地灵之所在,王建春录像所演练的陈氏一路拳,是在陈氏晚年所定的拳架基础上有所变化,赋予了陈氏拳另外一种风格,缠绕环的动作,把各个拳式连接起来,使人耳目一新。
这趟拳从起势的金刚捣碓,右手的撩掌至右膝上方即下再上走,然后一个右手握拳向内螺旋转环,在旋转中把拳举起,然后向下再完成“捣碓”动作;由第八式的“斜行拗步”至第十式的“前堂拗步”,中间要经过一个“提收”,王建春在演练这三个式子时,通过一系列在右手复杂的旋转动作,一气呵成,不留一点痕迹;5个“左右倒卷肱”连续不断,在两个动作的衔接之间,有一个类似形意拳退步劈掌的瞬间发力。
诸如此类在陈氏拳缠丝劲基础上的丰富变化,是不胜枚举的,精彩的是收势前的“当头炮”,使拳套达到高潮。观赏完王建春的这趟拳,再体会一下王宗岳说的:“太极拳,一名长拳,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
太极拳应该怎样炼,不是一目了然了吗?这趟拳以中速进行演练,不可太慢,太慢则神滞。
对于中年人来说,以中架演练,运动量亦属中等,一趟拳打下来令人有心旷神怡之感。这趟拳虽有所变化,但并未离陈氏拳之本,只是加强了陈氏拳的“诸靠缠绕”之连贯性,不知是否可以称之为“变架”。
六、冯志强是在世的一位陈氏拳大家,他18岁向胡耀贞学气功,20岁向陈发科学太极拳。经过继承和研究,又加上自己的心得,创编了太极混元功。
将太极混元功法揉进陈氏拳,马志强不仅在修练陈氏拳,而且在修练混元内气功。所以说,马志强的陈氏拳偏重强调的是“气”,这是陈氏拳原来所不具有的。冯志强演示的陈氏一路拳,根据一些学习者的愿望,把重复的式子去掉,不重复的一个不少,缩减为“陈氏太极拳精炼48式”;二路拳则依原来的结构未予缩减。
冯志强在演练这两路拳时,细节动作变化较大,其定势时尚可窥陈氏拳之原貌,过渡式则有不少新意顺势而出。冯志强以几十年对气功和陈氏拳的体悟,演练起来似不经意之中随心所欲而不越规矩。
中国写意画论中有“得意忘形”之说,以“内家拳”明、暗、化三种境界之旧说,冯志强可说是“得意忘形”已臻化境矣。整个教学演示的每个招式,都是由冯志强亲自示范。
或许是年龄的关系,冯志强教拳不主张太大的发力,即使是陈氏二路拳亦是如此要求,这是对的。老子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是说大风大雨总不能长久,“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轻缓的练法对人“直养而无害”,太极拳之所以有广泛的适应性,其特点也正在于此。冯志强似乎并不反对陈氏拳“闪惊巧取”之技击特点,在教一路拳的“摆莲跌叉”时,镜头中特别出现了一位年轻人,腾空一跃作摆莲然后落地跌叉,动作十分精彩。冯志强大约对此位弟子是很得意的。
中国古代哲学中“气”的问题,是一两句话说不清楚的。气是“物质之气”还是“概念之气”?气功之气和修道之气,具有普遍性吗?没有一个近代科学意义上的明确说法。
总之,“气”给人一个很“玄”的感觉。陈氏拳也讲“气”,从马虹的演示中,也只是体现了呼吸与动作的配合,是所谓“内家拳”心与意合、气与力合中的一个训练环节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