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失调症状起因
(一)小脑性共济失调
1、小脑蚓部损害
2、小脑半球损害
3、全小脑共济失调
(二)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
1、周围神经病变。
2、后根病变。
3、后索病变。
4、丘脑病变。
5、顶叶病变。
(三)大脑性共济失调
常见于大脑额叶、顶叶、颜叶、枕叶、肮脏体部等部位的脑血管病,肿瘤,炎症,外伤,变性性疾病等。
(四)前庭性共济失调
常见于急性迷路炎、内耳出血、前庭神经或前庭神经核的急性病变等。
临床表现
1.初期
首发症状多表现为下肢共济失调,表现为走路时步履不稳,肢体摇晃。动作反应迟缓及准确性变差。
2.中期
说话时发音含糊不清,无法控制音调。眼球转动不平顺,影像容易产生“重叠”。肌肉不协调感加重,无法写字。有时感到吞咽困难,进食时容易呛咳。
3.晚期
说话极不清楚,甚至无法语言。肢体乏力,不能站立,需靠轮椅代步。理解能力逐步下降,后失去意识,昏睡不醒。
检查
1.神经系统临床检查。
2.多排螺旋CT或磁共振(MRI)示小脑和脑干萎缩,尤其是脑桥和小脑中脚萎缩。
3.脑干诱发电位可异常,肌电图示周围神经损害。
4.确诊及分亚型需进行基因检测。
结语:以上就是共济失调的病因了,共济失调患者需要尽可能的与别人交往,保持心理愉悦,不能不要固定在相同的姿势太久,要经常活动。重要的是,家人的照顾可以增大的加强患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