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脾胃阳气振奋,才能有效抵抗湿邪的侵袭。
因此,在夏秋之交,应特别注意居室和工作场所的通风;涉水及淋雨后应及时将身体擦干并更衣;阴天水凉时不要在河水及游泳池里长时间浸泡,以防外湿入侵肌表伤人。
为防内湿,切勿过量食生冷瓜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腻及暴食。
此外,用莲子、薏米、赤小豆、白扁豆等健脾利湿之品适量煮粥食用,可护脾胃,祛湿气。 数千年前中医就提到气候环境变化对身体产生的影响。
湿气太重的急救
“大山叔叔,麻烦你现在马上配置川芎5钱,威灵仙5钱,荆芥5钱,麻黄5钱,防风5钱,天麻5钱,青木香5钱,金毛狗脊5钱,羌活5钱,独活5钱,枳壳5钱,川乌4钱,草乌4钱,苍术5钱,陈皮5钱,川当归5钱。用好头酒5壶,将药用绢袋悬于坛口,再用重纸裹坛口,再用面糊密糊,勿令泄气,用文武火煮熟。丁伯体内湿气太重,要马上祛湿。”
说罢,把丁伯的衣领拉开,让丁伯透气,待到大山去熬药的间隙,村民们七嘴八舌的问道:“葫仙医生,这个湿气太重好像很厉害,平时应该怎么预防阿?”
预防祛湿
湿气太重,穿衣应以透气性好、棉制、浅色衣服为好。这样,既可防止吸热过多又可透气防湿气不散。生活中,不要淋雨,尽量避开潮湿的环境,避免外感湿邪,这样可避免脚气、湿疹、下肢溃疡等病症的发生。
注意饮食调养,以清淡为主,常吃具有清热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莲子、山药等。忌食海腥鱼类、羊狗肉、冷饮等。
因为这些饮食易生湿、伤脾,而中医认为脾是主管消化吸收和水液代谢的,所以,脾虚水液代谢异常,从而加重皮肤病。平时可多喝粥以调理脾胃,如绿豆粥,荷叶粥,赤小豆粥等,以方便体内湿热的排泄。避免劳累过度,加班熬夜,以防因过劳而致免疫功能下降。”
丁伯在保健操练习的时候因为体内湿气太重突然晕倒,小葫仙马上实施急救,并且科普给村民们祛湿的方法和预防,达炄因为旁观的事情被小葫仙说了,达炄会实施什么策反计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