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湿”很多人应该是不陌生的,尤其是夏季,汗水淋漓的状态可能会比较多,而现在生活质量提高了,再热的天气都有空调应对,但是空调病的盛行,又让我们望而却步,而在夏季的时候,还有一种病邪潜藏,不断威胁人们的健康,那就是湿,我们知道夏季的时候还是要适当的流汗,这样能够排出毒素,还能有助于防暑,那么夏季到底“湿”好还是不“湿”好呢?
什么是湿
夏季的气温虽然很高,经常发现泥土都是干旱着的,所以很多人认为夏季是干燥的,其实不然,夏季虽然酷暑难耐,但是雨水相对其他季节还是比较充足的,所以夏季其实是“湿”的,而中医认为所谓的湿,其实是水湿,也经常被称为湿邪,而湿,有的时候并不只是身体内部的湿,还有外部环境的潮湿,所以也经常被分为内湿与外湿。
外湿:这种内外的区分主要以我们的身体为主要的界限,夏季的时候,多是雷雨季节,所以雨水相对来说比较多,而且很多的时候会接连下很多天的雨,所以居家和气候都比较潮湿,而且每年一度的“梅雨季节”也会在夏季出现,所以又为夏季的湿,增加了一笔,自然界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素之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就已经记载:“先立其年以明其气,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则天道可见。”这种气候或环境状态会使正气虚弱或体质湿盛的人发生疾病,所以夏季的时候,也是关节炎、颈椎病等疾病也会经常出现不适,这些都与外来水湿入侵人体有着密切的关系,所“六淫”之一的湿邪才是骨关节疾病的重要因素,《素问·痹论》证实:“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内湿:了解了外湿的缘由,有的人就会想,既然雨水是造成外湿的重要因素,那么内湿是否也与水有关系呢?中国为毕竟营养学介意我们人体,每天要大量的饮水,尤其是在夏季的时候,其实不然,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关系,内湿其实是一种病理的产物,经常会与人体的消化功能存在着关系。因为中医理论中认为,脾脏有“运化水湿”的功能。很多的时候工作的忙碌,或者工作性质的关系,很多人养成了不良的饮食习惯,暴饮暴食、吃的过于油腻、甜食、或者长时间的挨饿,这些对于脾脏的健康以及其“运化”功能的正常运行,都是比较严重的伤害,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记载:“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脏不能正常的施展功能,从而使得“水湿内停”,从而形成病理的状态。所以说外湿也是经常困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不管是内湿还是外湿都不容小窥,而两者之间既独立又是关联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