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候:主要见于慢性湿疹,病程日久,皮肤肥厚粗糙,鳞屑痂皮多,或苔藓样变,色暗或色素沉着,阵发性瘙痒。舌淡苔白,脉细弦。
治法:养血润肤,祛风止痒。
方药:当归饮子加减。当归、白芍、川芎、白蒺藜、防风、荆芥、紫草、鸡血藤、黄芪、乌梢蛇、生地、何首乌、炙甘草。
瘙痒不能入眠加珍珠母、生牡蛎、夜交藤、酸枣仁;有少量糜烂可加车前子、泽泻;
皮肤粗糙肥厚严重者,加丹参、何首乌。
1.6阴伤湿恋证
证候:主要见于慢性湿疹,皮损表现为丘疹散在或集簇,渗水不多而旷日持久,皮肤干燥或有脱屑,瘙痒不休,兼见口渴不思饮,舌红绛少津,苔净或根部稍腻,脉弦细。
治法:滋阴除湿。
方药:滋阴除湿汤。生地、丹参、元参、茯苓、泽泻、蛇床子、白鲜皮。
气虚明显者,加生黄芪;
苔藓样变明显者,加桃仁、红花;
伴胁肋胀满,口苦咽干,大便干燥者,加防风,生地、白芍加量。
1.7风邪蕴郁,扰乱心神证
证候:主要见于慢性湿疹。皮损表现为丘疹散在或集簇,皮肤干燥或脱屑,瘙痒剧烈,兼见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失眠,舌质红苔白,脉弦滑。
治法:重镇搜风止痒。
方药:重镇活血汤。代赭石、生龙牡、珍珠母、石决明、三棱、莪术、丹参、赤芍、乌蛇、银花、连翘、秦艽、漏芦。
皮损肥厚浸润者加夏枯草,并加大三棱、
莪术用量;皮损瘙痒者加白鲜皮、白蒺藜;
大便干结者加酒军。
将湿疹分为7型辨证论治,但临床上往往诸因相间,诸证交杂,治疗上不可拘泥于某一型。
湿疹的病因以内因为主,不外湿、热、风三者。
湿偏盛则渗液、糜烂;热偏盛者则弥漫潮红;风偏盛者则瘙痒难忍。本病急性期当以祛邪为主,后期则要以调理为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失健运则湿邪内生,郁而化热,热盛生风,湿疹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