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病需要吃药,需要打针,需要饮食,可我们忘记疾病的治愈还需要时间,正如中医所说,时间也是一剂良药,但中医中的时间不仅指疗病的过程,其还包括一日十二时,一年十二月。《灵柩》中提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在中医中,讲究顺应天时,天人合一,不同的时间进行不同的养生活动,合适的时间行使适宜的养生方法,唯有如此,时间方为一剂良药。
中医之中有时间
什么是时间?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我们心中非常明了它的意义,却很难对它做出解释。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说,时是对物质运动过程的描述,间是指人为的划分,时间是思维对物质运动过程的分割、划分。结果的结果就是我们对时间的概念更加地模糊,在中医中,也有很多地方提及到时间的概念,其与人体的健康、养生、脏腑机制等密切相关。
《黄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中医擅将阴阳比天地、昼夜,其中阳便是昼,阴便是夜,而昼夜便是时间的交替。这句话中的卧为入睡,寤为睡醒,即睡眠与醒寤是阴阳交替的结果,而阴阳交替之时是养生的关键时刻,所以顺应天时入睡有助于人体养阴、养阳。
《黄帝内经》还提到:“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其中子时为晚上23点至凌晨1点,午时为中午11点到下午1点,这句话是为子午觉入睡原则,而子午时即为人体养阴养阳的佳时刻。
唐代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中曾说: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所谓夜半也是时间的概念范畴,其为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对应地支的子时,即夜晚23点至凌晨1点。《素问·三部九候论》:“病水者,以夜半死。”水病,阴病也。夜半子时,阴极死也。《黄帝内经》有云:“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这句话的意思是夜半子时,人体阴气盛,阳气衰弱;过了夜半,阴气渐衰阳气渐长。所以子时休息,能养阴,睡眠效果与质量较其它时刻均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灵柩》中写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除了春夏秋冬这四时代表时间,朝则、日中、日入、夜半等均为时间。
中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所涉及时间与养生、时间与健康的地方亦不可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