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生长于宫颈、宫颈管内,或宫腔借细长的蒂附着于子宫壁内的肿块,临床都可称为子宫息肉。子宫内膜息肉是由于宫内膜增生过盛构成,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很常见的类型的局限性的内膜肿物,突出于子宫腔内、光滑、肉样硬度,蒂长短不一,长者可突出于宫颈口外,有的蒂较短。
内分泌紊乱
人体有内分泌系统,分泌各种激素和神经系统一起调节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各种激素是保持平衡的,如因某种原因使这种平衡打破了(某种激素过多或过少)这就造成内分泌紊乱,会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男性和女性都可能出现内分泌紊乱。
炎症
炎症是十分常见而又重要的基本病理过程,体表的外伤感染和各器官的大部分常见病和多发病(如疖、痈、肺炎、肝炎、肾炎等)都属于炎症性疾病。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的防御性反应称为炎症。
雌激素水平过高
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多数学者认为,息肉来自未成熟的子宫内膜,尤其是基底部内膜。
病原体感染
通常由分娩、流产、产褥期感染、手术操作或机械刺激、性交损伤子宫颈,病原体侵入而引起感染而导致的。
大体观察表现为局限性内膜肿物突出于子宫腔内,灰红色,有光泽,质软,单个或多个,直径多在0.25-2m。蒂长短不一,长者可突出于宫颈口外,镜下大多数内膜息肉是未成熟上皮,对孕激素不起反应,呈增生期改变而其周围的子宫内膜已有分泌期改变。
中医学认为,子宫内膜息肉所表现出来的月经变化主要由于气虚、湿热而致。身体虚弱,或饮食失调,或思虑过度,或大病失养,脾胃受损,经行之际,气随血下泻,故脾气愈虚,中气下陷,冲任不固,血无以统而致月经过多。《证治准绳·妇科》:“劳伤气血,冲任虚损,月水过多。”湿热则冲任伏热,迫血妄行,而致月经量多。
子宫息肉发病机制
息肉由子宫内膜组织组成,常有月经周期改变并与子宫内膜同步,少数息肉细胞缺乏激素受体,仅呈增生期改变,称为无功能性息肉,刮宫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组织学特点为组织团块周围有完整上皮包绕,腺体排列紊乱,可大小不一,炎性息肉则伴有纤维组织增生,慢性炎细胞浸润,分泌期子宫内膜混有无功能性息肉时则更易识别,息肉中有较多平滑肌组织者称为腺肌瘤型息肉,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可有息肉形成,某些晚分泌期子宫内膜可呈息肉样改变,必须结合临床与整体组织学表现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