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其病因各异,症状复杂,mansion88 app 指出,约有80%以上的患儿可查出较明确的致病原因,而剩余的15%~20%患儿的发病原因不明,其一般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和姿势异常,同时还常伴有智力障碍、视力异常、听力减退、语言障碍、癫痫及认知行为异常等多方面的表现。
需与小儿脑瘫鉴别的10种疾病
1、脑积水。脑积水的原因比较复杂,有可能是遗传性疾病引起的先天发育障碍,也有可能是各种原因导致的颅脑损伤后引起的脑脊液产生过多、吸收障碍和(或)循环受阻。当发现脑瘫患儿头围明显大于同龄儿正常值的情况,应考虑脑积水的可能。
2、孤独症。部分孤独症患儿早期表现为大动作发育迟缓,有时行走时使用脚尖着地,有时被误认为是脑瘫痉挛型,但体检可发现跟腱不挛缩、足背屈无障碍、腱反射正常,无病理反射,这些都可与小儿脑瘫相区别。
3、智力低下。单纯的小儿脑瘫一般仅仅是指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中枢性运动障碍、姿势异常为特征的综合征,易于和智力低下相区别。但很多小儿脑瘫病例也常常合并智力低下,而智力低下病例经常会有运动功能发育迟缓,这种情况下两者就难以区别,也不需要进行特别的区别,通常诊断为“小儿脑瘫合并智力低下”,在治疗时两者也是同时进行。
4、脑发育畸形。脑容易发生种种畸形,也可和颜面、脏器等畸形同时发生。其中,狭颅症患儿的头颅比同龄儿小,大脑亦相应小,表现为重症智力低下和痉挛型四肢瘫,并常常并发癫痫。脑畸形通常以智能低下为主,时而并发脑瘫,通过CT可以确诊。
5、一过性生长发育落后。小儿一过性生长发育落后和小儿脑瘫在早期往往都表现为精神和运动功能发育迟滞,有时比较难以区分,在临床上需要经过多方面的详细检查,明确引起小儿精神和运动功能发育迟滞的病因,这样才能确立诊断,并和小儿脑瘫进行区别。
6、小儿麻痹症。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所致,发病年龄主要是在8~24个月的婴儿,发生瘫痪的肢体多见于下肢,其膝腱反射或其他腱反射皆减弱或消失。此种瘫痪表现为弛缓型。另外此症一般不影响患儿的智力、思维、感觉系统,亦不会加重。
7、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指肌肉处于一种逐年逐月变得无力的状况。这种患儿占瘫痪儿童的2.86%左右,大多由遗传因素造成,常常在3~5 岁时出现早期症状,动作显得笨拙、迟缓,或由于脚无法放平而开始踮着脚走路,易摔跤。随后几年内,病情逐渐恶化,出现肌肉无力,最终变得无法行走,亦会出现关节的挛缩或畸形等。在体检时,腱反射不易引出,没有病理性反射。常见的早期表现为:患儿从地上爬起时,常需用手撑在大腿上才能站起。
8、先天性韧带松弛症:本病主要表现为大运动发育落后,尤其是独自行走延缓、走不稳、易摔倒、上下楼费力,有时被误认为是脑瘫。但本病主要表现为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增大,可过度伸展、屈曲、内旋或外旋,肌力正常,腱反射正常,无病理反射,不伴有智力低下或惊厥,有时有家族史,随年龄增大症状逐渐好转。
9、进行性脊肌萎缩症。婴儿型脊肌萎缩症,于婴儿期起病,肌无力呈进行性加重,肌肉萎缩明显,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常因呼吸肌功能不全而反复呼吸道感染。肌肉活检可助确诊。
10、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征,又称Down综合征):本病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疾病,根据其特殊面容及异常体征一般诊断不难,但在新生儿时期有些病例症状不明显,仅仅表现为活动减少、面部无表情、对周围无兴趣、肌张力明显低下、肌力减弱,有时可被误认为是脑瘫(肌张力低下型)。确诊本病需要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温馨提示:诊断小儿脑瘫应该遵守三大基本原则,即存在高危因素、神经发育异常、有脑损伤的症状。同时还要注意符合脑瘫的四要素,即中枢性、发育性、非进行性及永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