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民福康养生 > 查疾病 > 眼眶病眼肿瘤的疾病诊断方法

眼眶病眼肿瘤的疾病诊断方法

  眼眶病眼肿瘤是指眼球及其附属器和眼眶部位发生的各种炎症性、血管性、结构性、外伤性及肿瘤性疾病;病变种类繁多,病因复杂,与全身和眶周各系统器官关系密切,诊断和治疗比较困难,如果不能及时正确地处理,后果非常严重,将直接影响患者的视功能、外观及生活质量,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对于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除了要求具有全面的眼科基础和临床知识外,还必须熟悉与眼眶病眼肿瘤相关的神经内外科、耳鼻喉科、颌面外科、整形科、肿瘤科、放射影像科及病理科等专科知识。近年来随着现代影像学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积累,眼眶病眼肿瘤的诊治水平也显著提高。但是目前在基层医院眼眶病眼肿瘤的诊治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和普及,从而成为困扰眼科医师的疑难杂症。因此,在眼科医师中进一步普及眼眶病眼肿瘤的知识,对于减少误诊误治,提高我国眼眶病眼肿瘤的诊治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眼眶病眼肿瘤的诊断

  1. 超声检查: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传播的反射特性形成波形和光点图像,以此显示人体结构和组织病理改变的诊断方法。超声检查对人体无害,操作简单,应用十分普遍,已经成为眼科临床不可缺少的诊断工具。它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对病变性质的判断及其与眶内正常组织结构的关系都有良好的显示。

  超声检查包括A型超声、B型超声、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CDI)。对眶内病变的组织学判断主要根据其位置、形状、内回声(内反射)及血流状况。

  球后脂肪在超声上呈强回声(B型超声)或高反射(A型超声),眶内几乎所有病变回声均低于脂肪。眶内常见的良性肿瘤如海绵状血管瘤、神经鞘瘤和泪腺良性多形性腺瘤等均呈圆形或类圆形,前两者多位于肌锥内,而后者位于泪腺窝。海绵状血管瘤为眶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与神经鞘瘤的区别在于海绵状血管瘤瘤体内呈蜂窝状,回声强而且分布均匀;而神经鞘瘤的内回声较少。海绵状血管瘤和泪腺多形腺瘤的超声特征非常类似,主要区别在于病变的位置和泪腺多形性腺瘤压迫骨质引起泪腺窝的扩大,超声可显示出肿瘤向后外突出的形状。眶内恶性肿瘤主要呈浸润性生长,形状多不规则或呈分叶状,边界不清楚,内回声不均匀,衰减明显,血流丰富;并可见眶骨破坏,眶内其他组织受累,如泪腺腺样囊性癌,鼻咽癌眶内侵犯和视网膜母细胞瘤或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突破眼球进入眶内等。

  2. CT检查:CT是电子计算机与传统X线体层摄影相结合产生体层二维图像的诊断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对病变的定位诊断和范围显示优于超声检查,已经成为眼眶病眼肿瘤的常规检查。根据不同的需要可采用的扫描方式有水平扫描、冠状扫描及矢状扫描,并可行增强扫描和三维重建。

  眼眶良性肿瘤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形状规则,边界清楚,肿瘤内密度相对均匀,病程长者眶容积可扩大。眼眶恶性肿瘤多为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密度不均匀的块状影,可侵犯邻近结构,可见相邻骨质破坏,增强扫描后病变明显增强。然而少数眶内恶性肿瘤如横纹肌肉瘤和淋巴瘤,边界尚清楚,密度比较均匀,无明显骨质破坏。在鉴别诊断时需要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其他影像学检查以做出正确的诊断。例如横纹肌肉瘤临床上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表现为发生和发展很快的眼球突出和眼眶肿物,超声显示为低回声或无回声病变。炎性假瘤CT扫描显示病变形状不规则,部分边界不清,密度较高多不均匀,可合并眼外肌肥厚、眼环增厚及视神经肿大。

史上全明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