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学会走路的宝宝如果走路时上身晃动,臀部后撅,像鸭子走路一样,家长应送孩子到医院就诊,以排除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可能。该病治疗效果与接受治疗的年龄紧密相关,发现越早、治疗越及时,疗效越好。新生儿时期得到治疗的患儿治愈率可达95%,6个月以上婴儿治愈率将达70%至80%,而1岁半以后治疗就须借助手术,治疗成本大大提高,而预后也不如早期发现好。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指生后或生后不久股骨头脱出髋臼,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该病与先天因素有关外,与后天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其髋关节脱位是在小儿发育过程中发生的,所以,该病又名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或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髋关节畸形,在我国,新生儿这一疾病的发病率约为1-4‰,其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子宫内机械性因素如孕期胎位、性别及早期婴儿生活照顾方式,如出生后对婴儿的包裹方法等多项因素有关。根据其病变程度不同,可分为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单侧脱位、髋关节双侧脱位三种类型,临床中女孩比男孩多见,左侧比右侧多见,单侧发病比双侧多见,如果是双侧脱位孩子走路时出现“鸭步”,单侧脱位则为摇摆跛行。羊水过少、臀位生产、有先天性髋脱臼家族史、周边肢体压迫性异常的四类宝宝都属髋关节发育不良高危人群!有报道,喜欢用捆绑方法包裹婴儿及冬季出生的婴儿发病率相对对较高。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发生无法于产前预防,故产后早期检查、早期诊断很重要。随着医学的发展,早期诊断的“早”已不再是停留于家长发现孩子到了学行期表现出异常而再到医院检查,而是把“早”提前到婴儿出生后短期内。首先,家长在包裹新生儿时不要把宝宝捆绑得结结实实的,因为这样会使新生儿髋关节固定于伸展、内收位,使髋关节脱位的发生率提高,正确的方法是让宝宝四肢在襁褓内能自由舒展。在婴幼儿出生后如果发现双下肢不等长、臀部、大腿皮肤皱褶两侧不对称,或外展试验阳性(小儿平卧、屈膝、屈髋90°,将两膝、两髋同时外展、外旋,正常膝外侧面可触及床面,如不能触及为阳性),给孩子换尿布时髋关节有弹响,就应当及早到小儿骨科医生处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是否有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存在。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患儿关节僵硬、关节运动受限等关系,年龄越小,方法越简单,疗效越好。故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质量的关键,如果能在婴儿出生后的发育初期及早发现并治疗,则能大大降低幼童后天学行期间肢体发育畸形的几率。
可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家长对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认识还比较缺乏。有的家长发现宝宝刚学会走路时的姿态像鸭子般的左摇右摆,由于孩子年纪小,以为步还没走稳,而且孩子从没说过自己关节疼痛,家长一般都不会太注意。慢慢地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步态依然怪异,父母才会带宝宝到医院检查;还有不少“糊涂”家长见孩子走不稳以为是因为缺钙所致,往往自行购买补钙产品给孩子吃,结果延误了孩子的最佳治疗时机;患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孩子往往走路比正常孩子晚,有的家长就认定自己的孩子因遗传因素走路晚,没有细心观察孩子其他不正常现象,也会延误治疗。我院儿保门诊就曾经遇到这样一个家长,在宝宝十个月时因为发现宝宝生长发育较慢,第一次带到我院检查时,细心的儿保医生通过体检就发现小儿可能同时有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建议转外院小儿骨科进一步确诊治疗,可家长当时不以为然,后来我们的医生又通过电话随访,多次督促家长带小儿去专科检查确诊,直到小儿十五个月左右家长也发现小儿走路异常了才到南京儿童医院检查,确诊小儿患有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已需手术治疗,最佳治疗时机已被延误……所以此疾病应引起家长高度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