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民福康养生 > 查疾病 > 小儿听力障碍的病因分析

小儿听力障碍的病因分析

  听力障碍的分类

  按病变部位或发病机制分类可分为传导性、感音神经性和混合性听力障碍。

  一、 传导性听力障碍

  任何外耳道的疾病、中耳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均可影响声音的传导从而导致听力下降。 较常见的有外耳道耵聍栓塞、异物、畸形(外耳、中耳畸形)、炎症(中耳炎)、外伤、硬化症、肿瘤等。   二、 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

  由耳蜗和听神经病变引起的听力障碍。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先天性(获得性和遗传性)、感染性、中毒性等。

  先天获得性听力障碍,是在胚胎形成过程中,受母体内和外界因素影响,损害内耳致使听力损失,无遗传性。如:产前感染、中毒及疾病(如孕早期风疹、梅毒、弓形虫感染、疱疹病毒感染、巨细胞感染等、),围产期的并发症(如缺氧、黄疸、感染、早产等);先天遗传性听力障碍,由遗传物质即染色体和基因异常所致的,有遗传性。如内耳发育异常、伴有其他缺陷的综合征(颌面骨发育不全、白化病、肾病、骨发育异常、代谢性异常等)。

  感染性听力障碍,感染作为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真菌等可直接或间接的引起内耳病损,导致双耳或单耳、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障碍和/或前庭功能障碍,如:脑膜炎、腮腺炎、麻疹、水痘、猩红热等。

  中毒性听力障碍 ,药物和化学制剂为致病因素,引起耳蜗和/或前庭中毒性损害,特别是药物中毒性听力障碍是大家最为熟悉的,如:耳毒性抗生素、抗肿瘤药等。发生中毒的有关因素---用药剂量、持续时间、给药途径等,同时家族遗传者对氨基甙类抗生素具有高敏感性,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噪音性听力障碍,可由短期强烈的或由长期持续接触噪声刺激所引起。损伤程度因噪声的强度、暴露时间、个人体质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三、混合性听力障碍

  同时伴有中耳、内耳或听神经、听中枢病变所引起的传导性和感音神经性的听力障碍。

  听力障碍的常见病因及防治

  根据听力障碍的不同发病原因,采用不同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1.遗传因素:包括听器官发育不全及畸形;原则是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颞骨CT有助于了解外耳道、中耳听骨及耳蜗的发育情况,根据听力损失程

  度及畸形情况,采取不同的听力重建手术。

  2.产前、产时损伤:孕期感染、疾病、孕期用药、环境因素影响;围产期的并发症等。加强孕期保健,预防感染、减少损伤,合理用药。

  3. 中耳炎: 儿童时期由于咽鼓管构造的特点,免疫力不完善,受到各种原因的侵扰后,易患各种急性传染病,故容易引发此病。鼻腔、鼻咽部的病变亦可影响咽鼓管功能,如:腭裂、腺样体肥大等。治疗原则是治疗原发病,清除中耳积液;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时间超过6个月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鼓膜切开、鼓膜置管等)。

  4.传染性疾病预防: 增强体质,加强计划免疫,减少感染。

  5.噪声性听力障碍;关键在于预防,在损伤早期,应避免噪声接触,经休息后听力多可恢复。“享受”的同时不能忽视耳朵的健康,建议尽量少用耳塞听音乐,少去甚至不去噪声大的娱乐场所,或者在娱乐时,每隔十几分钟外出休息一下。在噪声环境工作时必须使用防护用具,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

  6.药物性听力障碍;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禁忌症,用药剂量、时间。如早期发现应立即停药,予以能量合剂、血管扩张剂和神经营养剂治疗。如有条件者用药前基因检测,用药中听力监测和血药浓度检测。

  对以下耳毒性药物应该慎用:1)、抗生素类:耳毒性药物以氨基贰类抗生素为代表,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洁霉素、新霉素、小诺霉素、核糖霉素、万古霉素、妥布霉素等。2)、水杨酸类药物:如阿司匹林。3)、拌利尿剂:如利尿酸、速尿、丁苯氧酸等。4)、抗疟药:如奎宁、氯奎等。5)、抗癌药:如顺氯氨铂、卡铂等。6)、重金属:如汞、铅。

  7.全身性疾病累及内耳,如糖尿病、血液病、自身免疫病、内分泌病、代谢病如克汀病、甲状腺肿、缺铁、缺锌等。积极治疗原发病。

  8.外伤性听力损害:如脑外伤、内耳震荡、内耳出血、颞骨骨折等。加强安全教育,建立防范意识,减少意外伤害。

史上全明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