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的邀请到全军脑血管病研究所所长、长海医院临床神经医学中心主任刘建民教授做客健康访谈间,与大家一起讨论《颅内大型动脉瘤治疗的新方法》。
网友:刘教授您好!有两个问题:1.颅内巨大动脉瘤如瘤体上有重要穿支发出时介入治疗方式?2.如载瘤动脉直径过小是否可置入支架?载瘤动脉直径多少不能置入支架?谢谢
刘建民:非常好的问题,动脉瘤体累及分支血管确实是血管内治疗的一个挑战。采用支架辅助栓塞,难以避免对分支血管的影像;而采用血流导向装置,不直接覆盖分支血管,无论是我们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都证实是安全的。我们的课题组将密网支架植入与主动脉及无名动脉内观察其对肋间动脉、椎动脉等血管的影响,结果已经在neuroradiology上发表【neuroradiology. 2012 jun;54(6):607-13和 neuroradiology. 2012 aug;54(8):849-55】。
网友:刘教授您好!我是神内医生,有一病人海绵窦段动脉瘤,直径1cm,临床表现动眼、外展、三叉神经麻痹症状,介入栓塞后患者眼睑下垂未改善,想请教是否有更好的选择,不仅解决动脉瘤,还可以改善眼睑下垂等临床症状?
刘建民: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治疗存在费用高、复发率高及占位效应。而血流导向装置仅是在载瘤血管内植入密网支架,通过改变动脉瘤内的血流动力学促进瘤内血栓,带血栓机化后瘤体进一步缩小,可以降低占位效应。应用血流导向装置,应该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网友:你所采用的新方法风险大吗?普通三甲医院有条件实施吗?谢谢
刘建民:我们的单中心近50例临床应用结果显示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是安全的。与现有的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比较,其并发症及残死率未见增加。神经影像条件和合理的选择病例,是安全开展该技术的核心和关键,dsa机器要求有较高的影像分辨率。我们将在本次东方会同时召开全国多中心的临床启动会。
网友:请问刘教授,大动脉瘤对影像学的要求太高了,请问是不是有可能做一些本地多医院的合作,做标准化诊断和治疗。
刘建民:疾病诊疗的专病化、规范化应该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在一定地区,某种特殊的疾病经明确诊断后,向某个专科诊疗中心转诊,确保患者得到专业、规范的诊疗,对于保护患者权益,减少医疗资源浪费都是大好事。
网友:基底动脉瘤压迫脑桥,出现面部发麻、头晕、言语含糊,可以用介入的方法治疗吗?
刘建民:可以。在基底动脉动脉瘤的治疗上,介入栓塞比手术夹闭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