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是目前全世界都在关注的焦点之一,小编也希望大家都对此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很荣幸可以帮助大家,做一些相关方面的介绍:
颅底肿瘤起源于颅底和其相邻近结构,有些肿瘤由颅内向颅外或由颅外向颅内,通过颅底裂孔,或破坏颅底骨质后,在颅内生长。因此部分瘤体位于颅内,而部分瘤体位于颅外
。颅底肿瘤种类较多,临床上以前、中和后三个颅窝底范围划分。
【诊断】
临床表现
(1)前颅窝底肿瘤 起源于额骨的骨软骨瘤和成骨肉瘤、前颅窝底脑膜瘤,以及起源于鼻腔内的恶性肿瘤较为常见。早期可有嗅觉减退或丧失,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呕吐),精神症状,癫痫发作;颅眶沟通的肿瘤可有眼球突出、复视和视力减退或失明等。
(2)中颅窝底及海绵窦区的肿瘤 颞下窝肿瘤多起源于中颅窝底脑膜瘤、三叉神经鞘瘤和血管纤维瘤,亦可有鼻咽癌侵入颅内等。常见症状是颜面部麻木或疼痛、咀嚼肌和颞肌萎缩以及海绵窦闭塞的表现如头晕头痛,复视,眼球运动障碍。亦可有癫痫发作等。
(3)后颅窝底及小脑桥脑角肿瘤 斜坡脑膜瘤和脊索瘤可出现一侧或双侧多发性Ⅲ~Ⅷ颅神经麻痹,脊索瘤往往在鼻咽部有肿物突出。颈静脉孔区肿瘤可出现Ⅸ~Ⅺ颅神经麻痹。舌下神经瘤表现为一侧舌肌麻痹或萎缩。瘤体大者可出现头晕,共济失调等脑干症状。
(4)岩斜区肿瘤 主要以后组颅神经症状为主,常见为复视,面部麻木,眼球活动受限,饮食呛咳,其次是头痛,眩晕,半身无力或偏瘫,共济失调(醉汉步态)等。
辅助检查
头颅CT和MRI检查 明确肿瘤部位。
血管显影检查 颅底肿瘤血供丰富或
与颈内动脉等大动脉关联密切者,应行全脑DSA检查,亦可行CTA检查,了解肿瘤主要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注意肿瘤是否包裹了较大的血管。
术前依据颅底肿瘤部位,行视力视野、电测听以及脑干诱发电位检查。
【治疗】
手术适应证
颅底各部位良性肿瘤。
颅底部位局限性生长的恶性肿瘤,病人状况允许手术者。
(3)适应于上述(1)和(2)经伽玛刀或X刀治疗无效者。
颅底肿瘤复发,病人一般情况允许再次手术者。
颅底肿瘤有神经功能障碍并且进行性加重者。
颅底肿瘤有颅内压增高者。
颅底肿瘤合并脑积水者。
无明显手术禁忌者。
手术前准备
入院后及时向病人及家属讲清病情,使其对所患肿瘤有所认识,特别是对急症病人和病情严重者更应仔细交待,对可能发生的病情突变充分理解。手术前应向病人及家属如实交待目前该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和适合该病人的治疗方法,应着重强调手术危险性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病人有合并症时应及时请有关科室会诊,使病人全身情况允许手术。
(3)特殊处理 入院时合并脑积水、颅压高者应剃头,随时作脑室穿刺的准备;有吞咽进食困难者必要时置胃管鼻饲以改善营养;纠正电解质紊乱;呼吸困难者应准备好急救和气切设备;生活不能自理者应作好护理工作。
(4)对血运丰富的肿瘤还可行术前血管栓塞,以减少出血。
治疗方法颅底肿瘤的手术方法因肿瘤的部位、大小、性质、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各不相同,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技术。
(2)选择最佳手术入路,取得良好的显露。
(3)充分保护脑组织、颅神经及颅底重要血管。
(4)在保存重要神经功能的前题下力争全切肿瘤,同时必须恢复和重建颅底的正常生理密闭性。
术后处理
(1)密切注意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前颅窝底肿瘤可能出现嗅觉丧失,脑脊液鼻漏;海绵窦肿瘤可能出现动眼神经、外展神经等麻痹;小脑脑桥角及颈静脉孔区肿瘤可能出现三叉神经、面神经、听神经损害与吞咽困难、呛咳等后组颅神经症状。特别是斜坡和枕大孔区肿瘤术后可能出现呼吸功能障碍。对已出现的并发症,可采取对症治疗,如加强护理,应用神经营养药物等。
(2)颅底肿瘤病人术毕,应等病人完全清醒后,有咳嗽反射时再拔除气管插管。若后组颅神经功能障碍明显,应积极行气管切开术。如呼吸不规律,潮气量不足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3)气管切开病人应在神志清醒,呼吸平稳,咳嗽反射明显,体温正常时方可试行堵管,试堵管24小时无异常方可拔管。无论是否气切,只要痰多较稠者应采取雾化吸入,翻身拍背/协助排痰等措施确保呼吸道通畅。
术后病人常规禁食水3天,第一次进食、水应由主管医生试喂。3~7天后仍无缓解者应置胃管给予鼻饲饮食。
出院时向病人及家属交待出院注意事项,3个月复查
对未能全切的肿瘤,术后应常规放疗,或进行伽玛刀、x刀治疗。
以上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一些相关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在此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