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GDM)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同程度的葡萄糖耐量异常,若发生在妊娠早期有可能葡萄糖耐量异常在妊娠前就已经存在。其发病率在过去20年显着升高,已从1%上升至14%左右,这与调查人群和采用的诊断方法有关,我国估计发病率约5%。GDM威胁着孕妇、胎儿和新生儿的健康,易导致巨大儿、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疾病和新生儿并发症等,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GDM的病因
GDM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降低被认为是GDM发病的重要环节,这与孕期胎盘生乳素、催乳素、糖皮质激素及孕激素等拮抗胰岛素激素水平的升高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GDM的发生可能还与一些炎症因子、脂肪因子等有关。
胰岛素抵抗(IR)
IR是指正常浓度胰岛素的生理效应低于正常,为了调节血糖在正常水平,机体代偿性分泌过多胰岛素,造成高胰岛素血症。当B细胞功能无力维持高胰岛素状态时即出现血糖升高,从而发生糖尿病。生理性IR在孕24周~28周作用快速增强,孕32周~34周达高峰,有助于胎儿的营养供应生长发育,分娩后逐渐消失。大多GDM患者在产后6周~12周血糖可恢复正常,但部分患者最终发展为永久性糖尿病。Catalano等[1]应用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及微小模型法对两组GDM患者的进行研究发现GDM患者存在更严重的IR。传统认为孕期IR的发生与各种胎盘激素有关,近年来研究提示GDM的发生可能是由于胰岛素受体后信号传导障碍造成的。Saad等[2]研究发现妊娠20 d小鼠肝脏和肌肉中胰岛素受体的浓度无统计学差异,而胰岛素介导的受体自身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蛋白水平、胰岛素受体底物1磷酸化水平、胰岛素介导的胰岛素受体底物1水平与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激酶)活性都明显下降,提示胰岛素受体后信号传导受阻可能是妊娠期IR发生的机制。
基因异常
HLA Ⅱ类基因
HLA即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启动和参与机体特异性免疫识别、免疫应答的成分之一,分为HLA Ⅰ、Ⅱ、Ⅲ类基因。国内外多位学者对HLA Ⅱ类基因与GDM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认为GDM与T1DM及T2DM一样也存在着遗传异质性。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GDM与不同的HLA Ⅱ类易感基因、保护基因有关;HLAⅡ类基因可能使患者易感性增加,但不是决定遗传特性的首要因素;GDM、T2DM与HLA Ⅱ类基因相关性的共性可能提示GDM在远期发展为T2D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