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直肠癌

  1、直肠癌简介

  直肠癌是由直肠组织细胞发生恶变而形成。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有报道大肠癌(结肠癌+直肠癌)的发病率位列第三位(前两位是肺癌及胃癌),到2015年大肠癌的发病率可能超过肺癌及胃癌的发病率,位列第一。因此关于直肠癌的诊断及治疗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2、直肠癌发病原因

  直肠癌的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其发病与社会环境、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直肠息肉也是直肠癌的高危因素。目前基本公认的是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高,食物纤维摄入不足是直肠癌发生的高危因素。

  3、直肠癌临床表现

  一、早期直肠癌大多数无症状

  二、进展期癌(中晚期)的患者出现腹痛、大便带血、大便变细及腹泻等症状。

  1、直肠癌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出现便血症状。少量出血是肉眼不易发现,但用显微镜检查粪便时可以发现大量红细胞,所谓的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出血量多时可以出现大便带血,血色鲜红或暗红。当癌肿表面破溃、形成溃疡,肿瘤组织坏死感染,可出现脓血、粘液血便。

  2、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便不尽感、肛门下坠感,有时出现腹泻。

  3、当直肠肿瘤导致肠腔狭窄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肠梗阻症状(腹痛、腹胀、排便困难),排便前腹痛、肠鸣,排便后症状减轻。大便可变细、带沟槽。

  4、肿瘤侵犯膀胱、尿道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肿瘤侵犯阴道时可出现直肠阴道瘘,阴道流出粪液;肿瘤侵犯骶骨及神经时可出现骶尾部及会阴部剧烈疼痛;肿瘤侵犯压迫输尿管时可出现腰部胀痛;肿瘤还可压迫髂外血管出现下肢水肿。上述症状均提示肿瘤属较晚期。

  5、肿瘤远处转移(肝脏、肺等)时,相应脏器可出现症状。如转移至肺时可出现干咳、胸痛等。

  6、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体重下降等症状。

  对有上述症状的患者(腹痛、大便带血、大便变细及腹泻等症状)建议到正规医院肛肠门诊就诊,不要将上述症状归结为痔疮,行直肠指诊可以发现约70%的直肠癌。很多患者因为将直肠癌当成痔疮而延误了治疗。

  4、直肠癌辅助检查

  1、大便常规+潜血:可作为简单的筛查指标,如果潜血阳性需高度重视需进一步检查了解消化道(胃、小肠、大肠及直肠)情况。

  2、肿瘤标志物检查:针对大肠癌的标志物主要有两个:CEA 及CA-199,术前这两个标志物升高应注意有无肝脏、肺的转移,CEA手术前的阳性率约为30%,术后复发时阳性率约为70%。

  3、对直肠指诊没有问题的患者也不能放松警惕,可行结肠镜进一步检查以了解指诊不能触及的直肠及大肠的情况。如不愿意行结肠镜检查可行钡灌肠检查(注意行结肠镜或钡灌肠检查前一定要排除有无肠梗阻,如有肠梗阻则禁止服用泻药准备肠道)。

  4、胸透或胸片:排除有无肺部转移。

  5、肝脏超声检查或腹部CT检查:排除有无肝脏转移。

  6、盆腔CT或磁共振(MRI)检查了解肿瘤浸润情况及有无盆腔淋巴结转移。

  7、肛门控便功能检测:行内括约肌切除手术前需行此检查了解肛门控便功能。

  5、直肠癌鉴别诊断

  1、与痔的鉴别诊断:痔为常见的肛肠良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肛门岀血,血色鲜红,一般量不多,为手纸染血、便后滴血、粪池染血等,大便本身不带血,或仅有少许血迹。岀血一般为间歇性,多为大便干结时或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后出现。不伴腹痛、腹胀。无大便变细或大便性状改变(如大便带沟槽)。直肠指诊无明显肿块,指套一般不染血。反之,直肠癌为大便带血,血色鲜红或暗红,一般为每次大便均带血。直肠癌导致肠梗阻时可有腹痛、腹胀等。大便可变形。直肠指诊多数情况下可触及肿块,指套多染血。

  2、与直肠息肉的鉴别诊断:直肠息肉也可出现大便带血,但一般不会引起腹痛、腹胀等。一般不会引起全身症状(如乏力、体重下降)。直肠指诊可触及质软肿块,指套可染血。而直肠癌可引起肠梗阻症状,可引起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直肠指诊可触及质硬肿块,指套可染血。

  3、与肛裂的鉴别诊断:肛裂为肛门岀血,血色鲜红,一般量不多。其特点是伴排便时及排便后肛门剧痛。肛门视诊可见肛门皮肤裂口,有时可见前哨痔。指诊有时可触及肥大肛乳头,一般指套无染血。

  6、直肠癌手术治疗

  1、对0期直肠癌;肿瘤小于2厘米、轻度浸润的粘膜下癌:可采用内窥镜下粘膜切除(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或经肛门肿瘤切除(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 TEM),术后注意定期复查、随访。

  2、对肿瘤大于2厘米的0期直肠癌、深部浸润的粘膜下癌、II 期及III期癌采用肠管切除+淋巴结清扫手术(D2或D3)

  3、对于IV期的直肠癌(伴远处转移等情况的直肠癌)

  1、如直肠癌及转移癌均能切除则采用手术切除之。

  2、对于转移癌及原发灶均不能切除的直肠癌,采用手术以外的处理措施(化疗、放疗等)。

  3、对于转移灶能切除而原发灶不能切除的直肠癌,采用手术以外的处理措施(化疗、放疗等)。

  4、对于转移灶不能切除而原发灶可以切除的直肠癌,可以考虑手术切除原发灶,对转移灶采用手术以外的处理措施;对于无大出血、高度贫血、狭窄及穿孔等的直肠癌(转移灶不能切除而原发灶可以切除的)也可以采用手术以外的处理措施。

  7、直肠癌预后

  直肠癌总的5年生存率约65.2%,各期的5年生存率如下

  0期: 93.2%

  I期:91.4%

  II期:76.4%

  III期:58%

  IV期:14.6%

  8、直肠癌预防

  直肠癌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直肠癌的临床表现直肠癌在临床上早期常无症状,或者症状无特异,因而常不引起病员和初诊医师的重视,多数病员早期可有排便习惯改变和便血,呈现便频,排便不尽感,便频不同于腹泻,因为前者只是次数比正常多,但粪便性状正常或改变不多;排便不尽感则为排便后不久又感有便意,但却无粪便排出或仅排出少量粪质间有少量黏液血便;故病员常不以为然,癌肿病员的便血多数其量不多,色鲜红;可与粪便不混,常被病员和医师误当作痔而忽视,当癌肿发展增大,浸润肠腔一周时可出现便秘,排便困难,粪便变细,并伴下腹胀痛不适等慢性梗阻症状,部分病员在此之前则可呈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男性病员当癌肿穿透肠壁,浸润前列腺或膀胱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障碍或淋漓不尽等感觉,如癌肿穿透膀胱则可形成直肠膀胱瘘,尿中可出现气体逸出和粪质,女性直肠前壁癌肿当穿透肠壁后可浸润阴道后壁,引起白带增多;如穿透阴道后壁则形成直肠阴道瘘,阴道内出现粪质和血性分泌,直肠后侧壁癌肿穿透肠壁后浸润盆壁,骶骨和骶神经丛,引起尾骶部疼痛,坠胀感,这些症状都是晚期表现,患者常伴有乏力,消瘦,贫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9、直肠癌并发症

  并发症

  直肠癌应该如何预防?由于直肠癌的病因还不完全明确,所以至目前还没有特殊的预防办法,下面列举的预防措施,主要是为了减少癌变机会和早期发现病人,早期治疗。1、积极防治直肠息肉,肛瘘,肛裂,溃疡性大肠炎及慢性肠道炎症的刺激;对多发性息肉,乳头状息肉,一旦诊断明确应早期手术切除,以减少癌变的机会。2、饮食宜多样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不要长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经常吃些含有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新鲜蔬菜,可能对预防癌症有重要作用。3、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畅。4、 高度重视定期的防癌普查工作,随时注意自我检查提高警惕性,发现“警戒信号”后,及时进行诊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直肠癌的生存率。研究表明:癌症不能在弱碱性的人体中形成;癌症只能在酸性身体中形成;如果你有癌症,说明身体是酸性的;癌症只能在一个酸性的身体扩展;如果你的身体变弱碱性,癌症不能扩展;如果你能平衡你的身体PH值,让你的身体转变成弱碱性,不管你得的是什么癌症都有转变和被治好;不管你的情况多么糟糕,哪怕只能活6个月,如果你能转变你的身体PH值到弱碱性,你的癌症就不会扩展,就会好;不用担心你的家族中你的妈妈

  10、直肠癌初期症状

  1、大便中有脓血、粘液。

  2、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或腹泻,里急后重。

  3、大便带血或出现黑色粪便。

  4、大便形状发生改变,变稀、变扁或带槽沟。

  5、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6、突发的体重减轻。

  7、原因不明的贫血。

  8、腹胀、腹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

  9、肛门部或腹部有肿块。

  10、发现有多发性息肉或乳头状腺瘤。

  11、直肠癌晚期症状

  1、肛指检查,多可触及肿块,晚期直肠癌患者除一般常见的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贫血等全身症状外,尚有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便意频繁、里急后重等癌肿局部刺激症状。

  2、癌肿增大可致肠腔狭窄,出现肠梗阻征象。癌肿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可致排尿困难、尿频、尿痛等症状;侵及骶前神经丛,出现骶尾和腰部疼痛;转移至肝脏时,引起肝肿大,腹水黄疸,甚至恶液质等表现。

  3、肠道粘膜受剌激分泌物增加,而有小量的黏液分泌随大便排出。癌瘤继续发展,对直肠黏膜剌激更大,病人始感到直肠内有轻度的不适,或经常有一种虚无的便意感,同时黏液分泌增加,大便表面上常可见有条状黏液。有时也可出现便秘症状,但并非是肠腔狭窄所致。在癌瘤形成溃疡之前期病人常有腹泻,并且大便含较多黏液。当癌瘤表面溃烂时,大便则更加稀薄,可如水样而混有黏液和血液。

  4、癌肿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可致排尿困难、尿频、尿痛等症状。

  5、侵及骶前神经丛,出现骶尾和腰部疼痛;转移至肝脏时,引起肝肿大,腹水、黄疸,甚至恶液质等表现。

  6、直肠癌晚期癌肿进一步扩大时会侵犯周围组织器官,使患者排尿困难、尿频、尿痛等。直肠癌晚期侵及骶前神经丛,会出现骶尾和腰部疼痛症状直肠癌晚期转移至肝脏时,引起肝肿大,腹水黄疸,甚至恶液质等症状。

  12、直肠癌检查方式

  检查方式

  直肠癌

  1、便隐血检测:又称便潜血检测:,用于各种消化道出血性疾病,尤其是大肠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便隐血检测是:

  国际通用的大肠癌普查方法;

  美国癌症协会(ACS)广泛推荐的“健康人群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 ;

  中国《大肠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特别指出的“最有价值的大肠癌早期筛查指标”;

  目前便隐血检测已不拘泥于以往的传统检测,国内已经引进了先进的技术——便明家用型便隐血检测试纸,在家即可轻松自检。

  2、 直肠指检约90%的直肠癌,尤其是直肠下段癌、仅靠指检即可发现。但目前仍有一些医师对可疑直肠癌患者不作这一常规检查,以致延误诊断和治疗。实际上这种诊断方法简单可行,经过直肠指检还可判断扪及肿块的大小和浸润程度,是否固定,有无肠壁外、盆腔内种植性肿块等。

  3、 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直肠指检后应再作直肠镜检查,在直视下协助诊断,观察肿块的形态、上下缘以及距肛门缘的距离,并采取肿块组织作病理切片检查,以确定肿块性质及其分化程度。位于直肠中、上段癌肿,手指无法触到,采用乙状结肠镜检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4、 钡剂灌肠、纤维结肠镜检:对直肠癌的诊断帮助不大,故不列为常规检查,仅为排除结肠直肠多发性肿瘤时应用。

  5、B型超声扫描、CT扫描检查:均不能直接诊断结肠癌,但对癌肿的部位,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淋巴及肝转移的判定有一定价值。

  6、 血清癌胚抗原:对结肠癌无特异性,其阳性率不肯定。值高时常与肿瘤增大有关,结肠肿瘤彻底切除后月余可恢复到正常值,复发前数周可以升高故对判定预后意义较大。

  13、直肠癌诊断依据

  1、排便习惯及性质改变。

  2、直肠指检和直肠镜检知名发现在直肠内质硬不规则之包块取组织深入病检可证实。

  食用有益的食物防癌,有可能使癌痒的发病率下降30%-60%。每日饮食中包括水果、蔬菜和全谷食物等碱性食物是必不可少的,是十分重要的。

  14、直肠癌中医治疗优势

  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多见于40岁以上,其发病与饮食习惯有关。直肠癌由于发病隐匿,多数确诊时已为晚期,临床上局部治疗难以有满意的效果,中医治疗作为一种全身性疗法,在直肠癌的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势:

  一、中医有很强的整体观念,往往能从患者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而不只是局限在癌症病灶本身。中医调理能纠正机体的某些失调,去除肿瘤的复发因素,减少转移的机会;其次,中药对健康细胞的伤害比较小,一般不会因治疗本身的原因对体力产生新的破坏,在癌症好转的同时,体力也会逐渐得到恢复,逐步增强免疫力。

  二、直肠癌的中医治疗可减轻“三板斧”的毒副作用。手术、放疗、化疗是目前直肠癌常规治疗的三板斧,中医药的配合可在减轻这三板斧毒副作用上产生特殊的疗效,大幅提高患者的存活期及生存质量。直肠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如能及时配合中医治疗,扶正固本,改善患者的饮食与睡眠状况,增强患者的体质,那么对防止直肠癌的复发和转移会大有益处。倘若在直肠癌化疗的同时或在化疗后配合健脾和胃、益气生血、补益肝肾、软坚化瘀等中医药治疗,则可以较好地缓解化疗反应,有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如果在直肠癌放疗期间及放疗后配合补益气血等中医治疗,对增加白细胞的数量、增强免疫功能均有较好的效果,从而保证放疗顺利进行。

  三、中医可扶正祛邪。采用中医治疗直肠癌,应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所采用的西医治疗手段、不同的治疗阶段以及患者病后的气血盛衰、脏腑功能的阴阳虚实等进行综合分析,再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四、中医治疗直肠癌根据直肠癌的不同类型选择最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临床上一些中药特色疗法如中药“中医辨证治疗”融合几百味天然中药,扶正祛邪,使癌基因抑癌基因恢复功能,无论是直肠癌早期中药治疗还是中晚期直肠癌的中医治疗都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因此对于晚期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中医治疗已是现阶段直肠癌治疗的主要趋势走向。

  直肠癌的中医治疗目前又有新突破,目前有研究报道指出,中药人参皂苷Rh2可以通过使直肠癌细胞逆转成正常细胞的分化作用、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周期、免疫调节作用和修复肿瘤患者放化疗引起的损伤四大机制来达到抗肿瘤功效,并有效防止直肠癌复发转移。人参皂苷Rh2 既可抑制癌细胞增殖,同时又可修复病人的免疫屏障重新建立人体的自我保护系统,使直肠癌患者的血小板、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极少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全面提高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使病人始终保持正常的体力,顺利完成各项治疗,也使直肠癌患者的康复几率大大增加,是典型的直肠癌中医治疗方法之一,其最大的有点是毒性反应小、远期效果好,切实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预后。

史上全明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