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肌疾病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确,综合国内外文献,以往认为与乙酰胆碱的合成或胆碱酯酶代谢过程紊乱及某些抗生素的毒性作用有关,近年来由于免疫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本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以下内容为大家介绍一下眼肌疾病的治疗方法。
1、去血浆疗法
因血液循环中的AChR抗体在眼肌疾病中起重要作用,用去血浆疗法可将抗体除去,以达治疗目的。临床上发现此法也是暂时的,去血浆治疗后抗体效价又立即上升,故现已少用。
2、放射治疗
全身应用小剂量X线照射破坏周围淋巴细胞而达到治疗目的,主要适用于不宜作胸腺切除的病例,每天2Gy,隔天1次,总剂量为3~5Gy。
3、手术治疗
(1)胸腺切除
病人年龄在40岁以下,病程少于5年,对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者,可做胸腺切除术。此外,胸腺切除是胸腺瘤的绝对适应证,越早越好,无胸腺瘤的本病患者多数也有胸腺增生,故凡对药物治疗效果较差者,可考虑胸腺切除。有人主张把胸腺切除术作为眼肌型以外患者的常规治疗,因药物难以根治,副作用亦多,故不如在病情未发展到严重时施行手术。术后近期病情可能加重,甚至诱发肌无力危象,应注意急救。
(2)上睑下垂与斜视的矫正
对于眼肌型眼肌疾病的手术治疗应具备如下条件
①对抗胆碱酯酶药及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无反应;
②对滕喜龙无反应;
③上睑下垂及麻痹性斜视症状稳定半年以上;
④有发生弱视的危险性或复视明显者。至于手术方法,上睑下垂可行提上睑肌前徙术或额肌悬吊术,慎用缩短术;斜视可行麻痹肌前徙术,拮抗肌后徙术。
5、弱视的治疗
5岁以下的眼肌疾病患儿易发生弱视,弱视原因与上睑下垂(尤其单眼)和斜视有关,在用药物治疗眼肌疾病的同时应积极进行弱视治疗。
预后
治疗效果有限。早期注意预防形觉剥夺性弱视。近年来尚无眼肌疾病的自然病史记载。1987年Grob等对该病病例的回顾研究发现50%的病人首发为眼部症状,球部功能异常占11%,下肢肌肉无力占10%,全身肌无力占9%。1个月内,40%病人仅有眼部症状,40%的病人有全身肌无力症状。仅14%的病人长期有眼部症状。进展至全身型眼肌疾病的发生率不同,1年内87%的病人病情在继续发展,能自动缓解的病人仅占10%。在无重症监护及机械性通气治疗时,病死率在30%~60%。1934年发现并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病死率下降;1939年后增加了胸腺切除治疗,眼肌疾病病死率进一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