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田痣和伊藤痣好发于有色人种,如东方人及黑人。女性多见。皮损为淡青色、灰蓝色、褐青色至蓝黑色或褐黄色的斑片或斑点,斑片中央色深,边缘渐变淡,偶尔色素斑的某些区域可隆起甚至发生粟粒到绿豆大小的小结节。斑点呈群集状分布,疏密不一,或中央为斑片,边缘为斑点。皮损的颜色因日晒、劳累、月经期、妊娠而加重。有的青春期变深扩大。
本病最常见的受累部位为眶周、颞、前额、颧部和鼻翼,即相当于三叉神经第、二支分布的区域;单侧分布,偶为双侧性(约10%左右),约2/3的患者同侧巩膜出现蓝染,结膜、角膜、虹膜、眼底、视神经乳头、视神经、眼球后脂肪及眶周骨膜也可累及。皮损广泛者亦可累及头皮、耳颈、躯干、上下肢等部。口腔和鼻咽部粘膜亦可受累。
1、位置
太田痣常发生于眶周、前额、颧部、颞和鼻翼部位,也可累及角膜、结膜、虹膜、眼底、视神经、视神经乳头、眶周骨膜和眼球后脂肪。太田痣的皮肤损害主要分布在三叉神经的第一、二支区域内。
2、颜色
大多太田痣的中心部颜色较深,边沿色较淡,可呈灰蓝色、淡青色、褐青色到蓝玄色或褐等多种颜色,因人而异。太田痣的颜色可发生变化,如夏季颜色较深,冬季较浅,情绪对颜色也有影响。轻型太田痣可只表现为眼眶四周的淡褐色点状或片状色斑,重型可表现为单侧面部或双侧面部的褐色、青褐色或青玄色色斑。
3、年龄
很多人将太田痣称为黑胎记,但也有部分患者是在出生后数年甚至十多年才出现,少数患者发病时间更晚。与生俱来的太田痣患者,通常在4-5岁和12-14岁时会波动一次,这个时期的太田痣会长大一些或者颜色加深一些。后天发生太田的痣患者,通常在4-5岁或12-14岁左右时长出,也有更晚一些才长出太田痣的患者。
4、发展
太田痣的发展速度非常缓慢,颜色加深,过度的劳累、日晒,月经期和妊娠时都可以使太田痣的颜色明显加深。太田痣一旦出现,如不手术去除,终身不会消退。
5、人群
太田痣好发于有色人种,如黑种人、黄种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约50%患者在出生时即有,还有一部分患者10-20岁间才开始出现,个别患者到妊娠时才发生。
温馨提示
伊藤痣属太田痣的范畴,除分布部位不同外,两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完全相同,主要分布于一侧的肩、颈侧、锁骨上区等后锁骨上及臂外侧神经所支配的区域,有些病例可伴发同侧或双侧太田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