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常规:白细胞减少(<4000/mm3)或淋巴细胞减少(<1500/mm3)或血小板减少(<100000/mm3)。
2、血沉:增快。
3、血清蛋白:白蛋白降低,α2和γ球蛋白增高,纤维蛋白原增高,冷球蛋白和冷凝集素可增高。
4、免疫球蛋白:活动期血IgG,IgA和IgM均增高,尤以IgG为著,非活动期病例增多不明显或不增高,有大量蛋白尿且期长的患者,血Ig可降低,尿中可阳性。
5、类风湿因子:约20%~40%病例阳性。
6、梅毒生物学假阳性反应:2%~15%阳性。
7、抗心磷脂抗体:IgG型的阳性率为64%,IgM型为56%,与患者血栓形成,皮肤血管炎,血小板减少,心肌梗塞,中枢神经病变和习惯性流产或宫内死胎关系密切。
8、LE细胞:Hargraves(1948)首先在骨髓中发现,Haserick(1949)从外周血中找到LE细胞,miecher(1954)证明红斑狼疮细胞因子为一种抗核因子,是一种γ球蛋白,现已明确形成LE细胞需要4个因素:
①LE细胞因子,是一种抗核蛋白抗体,存在于外周血,骨髓,心包,胸腔和腹腔积液,疱液和脑脊液中,其相应抗原为脱氧核糖核酸一组蛋白复合物,此抗原存在于细胞核内。
②受损伤或死亡的细胞核,无种属和+器官特异性,即人或动物的各种器官的细胞核均可与LE细胞因子起作用。
③活跃的吞噬细胞,一般为中性粒细胞。
④补体:在吞噬时需要补体的参与,LE细胞形成的过程首先为LE细胞因子与受损伤或死亡的细胞核起作用,使细胞核胀大,失去其染色质结构,核膜溶解,变成均匀无结构物质,所谓“匀圆体”细胞膜破裂,匀圆体堕入血液,许多吞噬细胞聚合来吞噬此变性的核,形态花瓣形细胞簇,随后此变性核被一个吞噬细胞所吞噬,就形成所谓LE细胞,补体参与起促进吞噬作用。
约90%~70%活动性SLE患者,LE细胞检查阳性,其他疾病如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中约10%病例可查见该细胞,此外,慢性活动性肝炎,药疹如普鲁卡因酰胺及肼酞嗪(肼苯哒嗪)等引起也可阳性。
9、抗核抗体试验(ANA):本试验敏感性高,特异性较差,现象作为筛选性试验,一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 ANA,以鼠肝印片作底物,亦有采用Will-2细胞,Hep-2细胞等作底物,约80%~95%病便ANA试验阳性,尤以活动期为高,反复测定累积阳性率更高,血清ANA效价≥1:80,意义较大,效价变化基本上与临床病情活动度相一致,荧光核型可见周边型,均质型和斑点型,偶见核仁型,另有 5%~10%病例,临床症状符合SLE,但ANA持续阴性,有其它免疫学特征,可能是一个亚型。
抗核抗体是自身对各种细胞核成分产生相应抗体的总称,在SLE中所见的有:
1、抗脱氧核糖核酸(DNA)抗体:可分为抗天然或双链脱氧核糖核酸(n-DNA或ds-DNA)抗体和抗变性或单链脱氧核糖核酸(d-DNA或ss-DNA)抗体。
以绿蝇短膜虫(Crithidia:luciliae)或马疫锥虫(Trypanosoma:equiperdum)或伊氏椎虫 (Trypanossma:evansi)作底物,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ds-DNA抗体,在SLE活动期其阳性率可高达93%~100%,然而放射免疫法检测其阳性率为60%~70%,抗ds-DNA抗体荧光核型显示周边型最具特异性,提示患者常有肾损害,预后差,在缓解期,其阳性率下降以至阴转,终末期患者亦可阴性,抗ss-DNA抗体特异性差,除SLE外在其他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中亦可见到。
2、抗核蛋白(DNP)及组蛋白抗体:不溶性抗DNP抗体亦即形成LE细胞的一种抗核因子—抗DNA和组蛋白复合物的抗体,荧光核型呈匀质型,往往在SLE活动期出现,在普鲁卡因酰胺,异烟肼等引起狼疮样综合征中约90%以上的病例:可发现抗组蛋白抗体。
3、抗盐水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抗原从小牛胸腺或兔胸腺中撮,采用琼脂扩散法或对流免疫电泳检测,近年亦有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的,抗NNA抗体中主要包括抗Sm和nRNP等七种抗体,mRNP或U1RNP抗原为七种分子量不同的蛋白质(12-68KD)与U1RNA(U为尿嘧啶核苷酸)结合的复合物。而Sm为同样七种蛋白质与U2,U1,U4,U5,U6RNA所形成的复合物。抗Sm抗体在SLE的阳性率为20%~25%,为SLE的标记性抗体,常和抗ds-DNA抗体伴随出现,与疾病活动性无关,可作为回溯性诊断的参考指标。抗U1RNP抗体可在多种结缔组织病中出现,其高效价除发生在SLE外,常是诊断混合结缔组织病的重要血清学依据。
4、抗Ro/SS-A和抗La/SS-B抗体:通常采用对流免疫电泳法检测,近亦可用免疫印迹法测定,用前法检测抗Ro/SS-A抗体阳性率为 30%~39%,抗La/SS-B为13%。两种抗体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和SLE合并干燥综合征以及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呈高阳性率和重要参考价值,抗 Ro/SS-A抗体是新生儿红斑狼疮的重要血清学标记:,与光敏感相关。
5、抗核糖体ρ蛋白抗体:以免疫印迹汉检测,阳性率约为10%,为SLE的标记性抗体。
6、其他:文献中报导SLE患者中尚可测出抗Ku抗体,抗内皮细胞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神经元抗体,抗层素和抗纤维结合蛋白抗体,抗Ⅶ型胶原抗体和抗神经节苷脂抗体等,这些抗体检测的阳性率,特异性与临床症状的关联,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10、狼疮带试验(LBT):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检测皮肤免疫荧光带或狼疮带,即在真皮表皮连接处可见一局限性的免疫球蛋白沉积带,皮损处阳性率SLE为92%,DLE为90%,正常皮肤暴光处SLE为70%,非暴光处为50%,但不见于DLE正常皮肤,在慢性萎缩性或过度角化的皮损荧光带成团块状,新起的皮疹沉积如颗粒状或细线状,而在SLE正常皮肤呈点彩状,此免疫荧光带为Ig(主要为IgG,亦有IgM,IgA)与补体在真皮表皮连接处沉积造成。
曾凡饮等采用1M.Nacl分离人皮肤DIF法对SLE患者进行狼疮带的研究,发现本法的阳性率达90.9%,以Ig沉积于真皮侧最为常见,其次为沉积于真表皮两侧,而未见单纯于表皮侧的病例,荧光形态以线状多见,少数为颗粒太,近来张学军等采用热分离表皮真皮法在5例大疱性SLE中有3例血管结合在真皮侧,另2例与真皮侧,表示出抗体异质性。
11、细胞免疫功能测定:淋巴细胞转化试验(PHA-LTT),旧结核菌素(OT),链球菌脱氧核糖核酸酶和链激酶(SD-SK)皮试往往阴性。
T细胞亚群检测:采用单克隆抗体荧光技术示活动性病例中总T细胞(CD3)和抑制性T淋巴细胞(CD8)明显降低,辅助性T细胞(CD4)/抑制性T细胞(CD4)(CD8)比值增高,随着治疗病情稳定,T抑制细胞恢复正常,T辅助细胞降低,两者比值恢复或低于正常。
自然杀伤细胞(NK)采用酶(LDH)释放法检测NK活性结果示活性显著降低,在活动期更为显著。
12、血清补体测定:约75%~90%SLE患者血清补体减少,尤其在活动期,以C3,C4为著,但在其他结缔组织病如皮肌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中不减少。
13、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血清CIC在活动期增高。
14、皮肤试验:采用自身或同种的白细胞进行皮试,75%SLE病例阳性,采用小牛胸中核蛋白作皮试,84%(21/25)阳性,采用小牛胸腺中脱氧核糖核酸作皮试,48%(12/25)阳性,采用小牛胸腺中组蛋白作皮试,92%(23/25)阳性。
15、毛细血管镜检查:于SLE患者手指甲皱和舌尖微循环中可见多样形成的障碍,表现为:
①微血管袢增多,微血管张力较差,微血管扩张尤以静脉管扩张较突出,甚至有巨血管出现。
②微血流障碍,如血色暗红,微血管袢顶瘀血,袢内血细胞聚集,流速减慢或瘀滞。
③微血管周围有渗出和出血。
这些微循环障碍导致血流瘀滞和血细胞聚集异形微血管,巨形微血管和扩张膨大微血管,皆可形成微血管周围的渗出和出血,同时又可进一步发展形成血流的泥化,甚至有微血栓产生,造成恶性循环。
16、血液流变学测定:呈显著异常,如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增加,这些提示血粘度的增加,血液流动性的下降。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血沉快,K值增大,一致表明红细胞聚集性的增加,但血细胞压积普通稍低(贫血)。血中纤维蛋白原增高,血液粘聚性增加,导致血流缓慢,为活血化瘀中医治疗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