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维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在诊断方面,必须结合临床,纤维化有关生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切合实际的诊断。到目前为止,经肝穿刺或经腹腔镜肝活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仍是诊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金标准”。此外,血清学诊断由于取材方便,价格低廉,临床应用最广泛。
判断是否患有肝纤维化要从下述三个方面全面分析
1、全身症状
肝纤维化的症状主要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进食后上腹部饱胀、腹胀气、便秘或腹泻、肝区隐痛等。
2、外在表现
肝纤维化患者往往感觉疲乏无力、睡眠不佳,还会出现反酸、嗳气、呃逆、上腹部隐痛及上腹饱胀等胃区等症状。
3、检查判断
通过乙肝五项检查、HBV-DNA检查、B超和肝穿刺等检查,都可以有效地诊断出是否有肝纤维化的症状。
(1)病理学诊断
到目前为止,肝活检病理学检查仍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是明确诊断、衡量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以及判定药物疗效的重要依据。目前一般采用半定量计分系统。但是,由于肝纤维化在肝内分布不均匀,而且肝穿刺组织仅占全肝的五万分之一,可造成诊断误差。因此强调肝活检标本至少15 mm,并包含6个以上汇管区。研究表明:按METAVIR计分系统标准,如肝穿组织为15 mm,肝纤维化诊断符合率为65%,如肝穿组织为25 mm,符合率为75%,因此主张不少于25 mm。
(2)影像学诊断
B超对肝脏表面、肝脏回声、肝静脉、肝边沿和脾脏面积5项参数与肝纤维化分期有很好的相关性,但对1~3期较难区分。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评价肝纤维化的程度,由于肝纤维化时,肝动脉血流速度增加,门静脉血流速度减慢,因此二者(A/V)的比值能更全面地反映肝纤维化的血活动力学变化,优于单纯测定门静脉流速或肝静脉频谱改变的检测。
(3)血清学诊断
血清学诊断是研究最广泛的肝纤维化诊断方法。由于该法取材方便,价格低廉,因而较为实用。其中最重要的为与胶原有关的指标,特别是Ⅲ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ⅢP),是至今临床运用最广泛的一个指标,另外,Ⅲ型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及其片断,板层素(LN),纤维连接素 (FN)等,报道亦较多,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较大。